后来又通过一系列资本操作,使张彦森在狗不理集团公司的股权一度达到71.4%。
从杂技演员到纵横资本市场,不知不觉间天津同仁堂、天津宏仁堂、狗不理集团由国有企业变身家族企业。而随着天津同仁堂、狗不理挂牌新三板,张彦森已控制3个百年老字号、2家上市公司,而这只用了十几年。
为什么张彦森热衷于国企和老字号,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老字号有直接的品牌的优势,相比于做个百年企业,当然买下来是个好生意。尤其是张彦森又擅长资本运作,这也客观上提供了可能性。
但狗不理的境况也引发了大众对于老字号的讨论,老字号为什么一步步成了“贵、差、旧”典型。
老字号的困境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约有老字号1万多家,分布在餐饮、零售、食品、酿造、医药、居民服务等众多行业。
老字号一方面是一种商贸景观,更重要的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现象。
以北京为例,著名的老字号有全聚德、同仁堂、东来顺、六必居等等。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使全聚德成为北京的象征。而京城民间歇后语,如东来顺的涮羊肉--真叫嫩、六必居的抹布--酸甜苦辣都尝过、同仁堂的药--货真价实、砂锅居的买卖--过午不候等,生动地表述了这些老字号的品牌特色。
老字号有他辉煌的历史,但是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也面临了种种挑战。
狗不理是老字号在新经济形势的下的一个缩影。在吐槽狗不理的过程中,大众对于老字号的讨论也逐渐蔓延。
今年5月11日,上市不足5年的狗不理正式终止股票挂牌,主动从新三板退市。
当时消息一出,换来不是众人的惋惜,而是“痛打落水狗”的痛快,关于狗不理的吐槽不断。
虽然在财报上狗不理仍然是上涨的趋势,但是它没落已经是无法忽略的现实。
据悉,2019年狗不理的营收达到1.5亿元,净利润2424万元,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不过狗不理的神奇之处在于:越是挣钱,就越被痛骂。
本来狗不理就是平民食物,一开始价格也是很实惠的。狗不理的高光时刻发生在2000年。
那年“春晚”冯巩和郭冬临两人以相声的形式把狗不理花式夸赞了一番,狗不理逐渐往“贵”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不少天津本地人表示突然发现吃不起了。
在狗不理王府井店内,一笼包子的价格在50-100元不等,几乎是庆丰包子铺价格的6-12倍。
可以说,如此的天价包子,全靠老字号硬撑着。
狗不理的服务也遭到吐槽,服务员爱答不理、表情冷漠、傲慢。这在不少其他老字号也能经常看见。
几十年或者上百年的品牌成就了老字号的今天,但是像狗不理这样的老字号却在慢慢消耗背后的品牌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狗不理便是在吮吸自己的生命,不知道张彦森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字号的产品单一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显,特殊年代的产品也需要与时俱进。
而提起另一个老字号全聚德,吐槽的声音同样到处都是,与狗不理被并列谈起。
虽然全聚德活的远比狗不理好,但是价格昂贵、服务质量不高等也为消费者所诟病。
全聚德上半年财报显示,疫情冲击下全聚德上半年亏损过亿,业绩连降三年。国有大股东背景下,全聚德的日子也不好过。
对于老字号的存在的通病,有网友给出了改进建议。
老字号是历史的产物,是对传统技艺和优秀产品的保护与传承,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总会有些东西被改进或替代。
根据中国品牌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我国的老字号企业从建国初期的 16000余家到现在的1600 余家,存活的不足10%。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这些为数不多的老字号幸存企业中,其中20%仅能维持生计,剩下的70%举步维艰,能够盈利的仅有10%左右。
老字号的经营者应该清楚只靠吃老本终究是难以长远的,创新、与时俱进、优质的服务才是活下去的唯一途径。
来源:三言财经 丰收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老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