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食品质量——吐着泡泡的梭子蟹从刚靠岸的渔船上卸下来,经过包装、分拣,随后被装进冷链车运走……这一系列画面出现在京东物流“小哥寻鲜寄”助农直播间,15.6万网友一边看鲜活的舟山梭子蟹上岸,一边下单购买。8月3日,第一批回港梭子蟹通过京东物流“陆空铁”矩阵,从码头直接送达各地消费者的餐桌上。
近年来,依靠气调保鲜、冷链专列、智能仓储等冷链物流新技术,一些企业开展冷链共同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冷链物流新经营模式,积极运用供应链管理新方法,实现生鲜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一体化冷链运作。我国冷链物流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在基础设施、生产能力、设计研发等方面的资源共享能力不断加强,推动了有关产业提档升级。
要在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智能化驱动上久久为功
目前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投入冷链物流建设,冷链物流成为新“蓝海”。但也要看到,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仍有不小的差距。冷链物流发展水平总体上落后于需求的增长。
“冷链物流的产业链、供应链管理体系缺乏,是制约农产品流通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短板。”邹天敬表示,推动冷链物流迈向高质量发展,需要补短板、强弱项,破除发展难题,涵养新动能。
——推动市场整合,促进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邹天敬表示,“十四五”时期,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加快布局一批冷链物流设施和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市场和冷链物流领军企业。到“十四五”末,冷库库容达到4000万立方米。
——完善相关标准,实现标准化、科学化发展。
“目前,冷链标准还不够完备和完善,产品怎么分级、每种产品在什么温度运输、用什么包装材料,这些标准都有待细化。”京东冷链规划负责人凌彦宇说,传统流通模式下,食品流通通过一级级经销商完成,标准相对割裂,而近年来垂直电商的兴起、消费需求的升级要求冷链物流实现全过程可追溯,需要相关部门共同打造覆盖各环节的冷链标准体系。
——提升技术含量,推动智能化、创新化发展。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础总体仍较薄弱,要着力提升设施设备技术水平、健全全程温控体系、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凌彦宇表示,为了确保生鲜产品快速、安全抵达消费者餐桌,京东冷链致力于打造一站式冷链服务平台,基于机器人、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构建供应链业务与数据平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技术标准的建立及效率提升。
“要提高智能化建设水平,实现提升业务效率、控制成本双平衡。”据苏宁物流快递事业部仓储管理中心副总经理陈伟介绍,去年苏宁物流在全国多个特色农产品产地建设源头产地仓,同步在全国13个城市自建20万平方米现代化多层次的温区冷库,实现恒温、冷藏、冷冻、深冷多温区分工。
“未来,将针对国内农产品在上行中遇到的‘时效、安全、售后’等难点,提高配送时效,在产品包装及保鲜技术上取得突破,助力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顺丰冷运相关负责人表示。(来源:人民日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冷链物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