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零售业频道 >> 正文
连锁餐厅,成功毁掉了中国地方菜?

  2、死守“正宗”却被食客抛弃,连锁餐厅用“改良”走出去

  不适应市场发展,也是一些地方菜被淘汰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有的菜不是连锁餐厅不做,而是顾客不买账。

  不少人认为,连锁餐厅为了标准化,将过去费时费力、繁杂多样的烹饪技法摒弃,于是,葱烧海参变成了黄焖鸡、九转大肠变成了排骨饭,川菜花费3个小时以上的牛佛烘肘变成了一涮即食的麻辣火锅。

  于是,川菜成了火锅,粤菜就是茶餐厅,闽菜避不过是海鲜楼,全国食客地方菜的刻板印象更上一层楼。

  但事实上,花费3小时的川菜牛佛烘肘、工序繁杂的国宴菜“开水白菜”………虽然耗时长,但对连锁餐厅来说实现标准化并不是不能实现的事。

  而它们没有被选入菜单的原因,多是因为昂贵的成本造成的高售价、口味不再符合时下消费者……与其说是连锁餐厅摒弃了它们,不如说,是食客没有选择它们。

  不论有没有连锁餐厅,它们只能留给少数人去品尝。

  至于提起川菜就想起火锅、说起粤菜就是茶餐厅,这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每个地方的特色菜都成百上千道,不可能每道菜都能符合全国人民的口味。但是通过验证,连锁餐厅将每个菜系、每个地方的菜品进行提炼,找到了最适合推广的产品,这对地方菜来说,也是一种传承和保护。

  二是,死守“正宗”,却让地方菜变“窄”。

  连锁餐厅和地方菜的另外一个争议点就是“改良”,不少人认为连锁餐厅的“改良”破坏了美食的“正宗”,对大众口味的一味迎合使美食失去原汁原味。

  但正如贾国龙贾总所说,“人类的发展史本就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在美食的演变上,谁又能说清哪个朝代才算正宗?哪个历史时期的才算是原汁原味?按照这个观点,人类现在还应该停留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

  八大菜系经过千年历史沉淀,到今天,沉淀依然在继续,传承依然在继续,只不过在新时代,有了不同的沉淀和传承方式,连锁餐厅就是方式之一。”

  比如西贝推出的黄米凉糕,这本来是内蒙古一些地方端午节的小吃。但当地人做的凉糕大多会有一种酸酸的特殊风味,当地人觉得没什么,甚至觉得有这种特殊风味才正宗,可很多城市里的顾客不喜欢。

  于是西贝改良了黄米糕的发酵工艺,还首创了蘸桂花蜜的吃法,让黄米凉糕的味道一下变得清亮,多年来成为西贝最畅销的菜品之一。

  3、高房租困境下“一碰就倒”,连锁餐厅更易存活

  市场化进程中,传统手工艺模式被破坏,是所有行业必经的阵痛。对餐饮业来说,房租无疑是最刺眼的一项。

  由于口味不具有普适性、食材稀缺不能量产等问题,很多地方菜只能在小范围内流行。

  虽然范围小,也不至于被淘汰,开在各个城市角落的夫妻店、30年老店都属于这种类型,他们依靠“口味”吸引了一批忠诚的顾客,但为了保证口味,这种店菜注定规模不大,多以市井小店为主。

  但收入的上涨速度永远追不上房租的上涨速度,而且这种店很多几十年不涨价。3个平方米,年租金10万;4.5个平方米,年租金65000元……房东涨几次房租可能就会让小店难以支撑。不仅如此,甚至一个大厨的出走也会让小店陷入困境,小店的抗风险能力普遍较低。

  于是小店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只能退而求其次,藏的越来越深甚至关门,要么躲在偏僻之地苟活,要么直接消失。

  高昂的房租,倒逼餐饮不得不靠连锁化缩减成本。因为连锁餐厅在房租上有较高的自主权,营收结构多元,又有品牌背书,抗风险能力强,这是夫妻店、街边小店所不具备的优势。

  小结:

  所以,真的是连锁餐厅“毁”了地方菜吗?

  未必,有些地方菜的“消失”,本质是被顾客和市场淘汰了。

  借用贾国龙贾总的一句话,“标准化运作,不仅不应该反对,反而应该鼓励。因为传统文化要得到弘扬,靠的不是躲在深山,靠的不是对神秘经验的孤芳自赏,而是科学研究下的可复制。”

  从长远来看,连锁餐厅对地方菜也是一种保护和传承。

  来源:职业餐饮网 辛灿

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餐厅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