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财报一出你就知道,疫情并非对所有线下行业都是打击。
阿里Q2财报中,涨势最为强劲的,居然是以线下门店为主要依托的盒马鲜生。在2020年6月二季度,盒马鲜生GMV的线上渗透率持续超过60%。截至2020年6月30日,自营盒马鲜生门店数量为214家,主要位于一、二线城市。
盒马在疫情期间的不降反增与阿里本身的抗疫投入有着很大关系,疫情期间在刚需用品短缺的情况下,通过阿里的供应链体系,保证盒马24小时货架全满,同时,也源于盒马对于新零售业态的不断探索,迄今为止,盒马已经探索了盒马、盒马mini、盒马里等七种业态,且正在裂变首创的新业态。
就在财报公布前,8月12日,“盒小马”早餐店在上海六店同开,据晓程序观察了解,盒小马门店平均面积不超过30平米,提供40余种餐品,并首创了“网订柜取”模式,每个门店设有24个取餐柜,用户在盒马app中下单,在取餐柜中自助领取。
据盒小马数据显示,早高峰时期,每柜每单平均用时仅130秒,峰值可超过500单。六店同开标志着,首创的“网订柜取”模式开启了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复制。
早在去年11月,盒马便开了巨型“盒马里”,与“盒小马”的30平相比,盒马里占地4万平米堪称是一座庞然大物,拥有从超市餐饮到生活服务等各项技能,为什么有了大店还要有小店?业态的变化代表新零售有怎样的痛点?小店能解决这些痛点吗?
1
盒马为何由大变小?
纵观盒马一路的发展史,从小盒马到大盒马(盒马里)再到盒小马。
这是盒马的一次试验:将多年潜心研究的新零售解决方案融合到大型商场内,把阿里生态从支付、金融、信用、导航等业务与大型商场的整个场景相结合,形成线上+线下的联动。
理想虽然丰满,但彼时的晓程序观察就认为,线下大型商场无论从业态多样性、SKU复杂性和管理的融合问题都要更加复杂,当时对于新业态的探索恐怕将会万般艰难。这其中就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的问题。
比如,盒马通过结账机减少柜台结账的人工成本,通过增加自助结账机的数量减少排队时间,以实现新零售最重要的“降本增效”。但通过晓程序观察记者的走访发现,当用户在盒马自助结账时,必须下载盒马app才能结账,每个结账机旁都会站立1-2名“小蜜蜂”(盒马工作人员),一方面解答用户结账时的问题,一方面监管用户逃单行为。
即便如此,也曾有用户向我们爆料,曾有消费者因监管不严,在盒马鲜生屡次故意逃单,最后累积金额过高被盒马起诉。对此我们本来半信半疑,到了现场却发现“逃单”确实大有可能。由于没有人工收银和专门人员监管,如果“小蜜蜂“忙不过来,顾客的确有很多机会可以直接拿着东西出门。
那么,盒小马的“网订柜取”模式,能够解决“人”的效率问题么?
盒小马的消费链路是这样的:用户在盒马APP提前下单并指定取餐时间,在履约时间之前,工作人员将餐品制作完成放入自提柜,用户扫码取餐,整个数字化履约可在2分钟内完成。也就说,在这个链路中,一可以解决支付效率问题,提前付款无需排队,二可以解决监管问题,通过自提柜的方式对餐品进行保管,无需专人看管。
在早晚高峰,即时用餐需求量爆增的情况下,“网订柜取”确实能够保证自提柜循环效率,但用餐场景也具有非常大的特殊性,用户对用餐的需求是“一秒钟都不想等”,餐品完成后恨不得立马取走,但在其他场景下,自提柜就不可复制。
比如,自提柜的发源地快递行业,就在利用各种手段缩短单个快递的停留时间,保证自提柜的使用效率,丰巢也因“收费”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盒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