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必须要回答快餐巨头为啥那么惨?快餐业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线下经济模式,其本身就是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当世界各国为了防控不得不推出居家令的时候,快餐业受到冲击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时候肯定会有朋友问了为啥这些快餐店都不会送外卖呢?是不是傻呀?其实,真的不是快餐店不想去送外卖,而是中国和世界其他市场实在是差异巨大,中国有几类优势世界其他国家是难以比拟的:
一是中国拥有非常完善的外卖体系,我们不仅有美团、饿了么等大量的外卖平台,并且在中国巨大人口红利的帮助下,我们构建起了一支全世界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骑手队伍,根据美团发布的《2019年外卖骑手就业扶贫报告》中显示,2019年在美团平台就业的外卖骑手,共有398.7万人。送外卖的人数中,年轻人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外卖配送员的数量已经达到700万,正是如此庞大的外卖骑手大军给中国搭建起了能够在防控期间确保外卖安全的坚定基础。
二是中国人的居住模式相对集中,更容易推动快餐企业构建外卖模式,我们对比中美两国的居住模式就会发现,中国人由于人口众多居住非常集中,所以我们逐渐形成了以小区为核心的居住体系,这让我们送餐的成本被大大降低,基本上一个外卖员一个小区就可以送多单,但是美国人的居住则相对分散,一个社区由非常多的独栋建筑组成,各家各户之间间隔非常遥远,这就让快餐配送成为了难点。
也正是如此,一方面快餐巨头缺乏足够的外卖基础设施为其服务,自己构建外卖体系又难度巨大,另一方面,独特的国情也大规模增加了快餐企业的外卖成本,最终导致外卖没办法成为拯救快餐企业的有力支撑。
其次,我们要回答第二个问题中国能否救这些快餐巨头呢?我们要明白中国的餐饮市场在中国全面复产复工的状态下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恢复,作为全世界少有的已经实现经济复苏的主要经济体,中国无疑成为了有希望帮助这些餐饮巨头的地方,那么,这些餐饮巨头能怎么办呢?
一是加速在中国的开店数量以弥补其他市场的损失。对于这些快餐巨头来说,如果其本身就在中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加速在中国的开店数量用中国市场弥补其他市场的损失无疑是一个比较理性的选择,比如说星巴克就表示,公司计划2020财年在美国市场净新增300家门店,在中国新开至少500家门店,而目前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4400家,今年以来,更是已新增近300家门店。
二是加速进行互联网化转型推动门店扭亏。其实正所谓“衣食住行”这些都是所有国家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快餐店在世界各国其实都是刚需的存在,所以对于快餐企业来说,这个时候其实并不是用户不需要他们,而是目前他们的服务难以触达用户,那么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加速互联网化的进程,比如说尽快推出符合互联网需要的外卖服务体系,不一定需要中国式的美团、饿了么,基于社交平台的小程序其实也是很好的选择,只要能让用户触达同样能够起到类似的作用。
三是加速根据实际需要改变自身提供的服务体系。正如同我们在防控期间看到的,很多人由于长期宅在家已经产生了与之前不一样的众多需求,比如说需要更多的半成品,需要更多元化的服务,这些都是中国商家已经总结出了的成熟经验,这个时候只要好好学习一下,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相信快餐企业能够很快找到符合当地需要的产品。
正如齐白石先生所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中国给世界的贡献不仅仅有一个已经率先实现经济复苏的市场,更有很多宝贵的经验,不知道这些快餐巨头们看懂了没有。
来源: 江瀚视野观察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快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