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只设7-8款SKU,选品遵循全国找爆款面逻辑
面包装成可外卖的牛肉面,可是如何在众多面里找到适合牛家人的SKU呢?
这一点上说解决产品痛点,倒不如说是要找到有高毛利空间且效率高的产品。
我们是利用大数据去全国找爆款面的逻辑选品,兰州拉面全国有几万家,康师傅牛肉面的火爆,足以说明牛肉面的群众基础广,所以我们的招牌爆款是牛肉面,然后从地域上做分析,炸酱面、重庆小面都有市场所以我们上了这两款;在小炒类别里西红柿鸡蛋一直最受欢迎,所以我们也上了,我们选品的逻辑是总共不超过8款SKU,款款都是爆品。
3、现捞现煮,保证口味
虽然现在大部分产品都可以通过工业化去解决,但是我们还是为了口味做了一定取舍,坚持现捞现煮,再通过中央厨房去平衡效率问题。
4、加大调料包“油”比例,攻克外卖面坨问题
虽然面的受众最广,可是却也是大家公认的最没有外卖基因的产品,坨是面类外卖最大的天敌。
我们大概在开店前,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解决了“坨”这个问题,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去攻克:
(1)提前拌面汁,调料包里放大油的比列,占比近40%
(2)从面粉和工艺上下功夫,粗面比细面不容易坨
(3)餐盒上用圆碗,更容易拌开不坨
02、解决房租痛点:
专找冷铺开店,将门店压缩到30平,节省房租
1、走纯外卖模式,房租占比仅为营业额5%
在做味捷之前,我也在杭州租房开过线下门店,那段经历太痛苦了,5年租期一到还没等赚到多少钱,房东就找过来要直接跳涨100万。
你不干装修白装,等于过去白忙了;你干吧等于继续给房东打工,真的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呀。
而纯外卖店的好处就是对于选址不挑剔,租金低,即便房东涨房租也就是几千元的事,一旦协商不一致,马上就可以搬到隔壁,话语权在咱手里。
2、选址冷铺,一类商圈十类地段
对于做堂食来说,最重要的三点永远是:位置、位置、位置!
而对于纯外卖店来说,因为是电商打法,位置在这里就相对没有那么重要,可以省去大把转让费、重金租铺位费,只要外卖小哥能达到的地方冷铺即可。
其实在中国旺铺难找,冷铺则比比皆是,以深圳为例,3000-5000元房租的在深圳比比皆是,所以这也是我们单店只要正常做都会盈利的关键。
3、把门店变小折叠空间,只开30平店
研究纯外卖模式和特许经营很多年,我发现真正能走到万店规模的,拿正新鸡排、绝味来举例,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面积都很小,10几个平方,2-3个人就可以搞定一家店,效率极其高。
所以,我们除了选址冷铺减轻租金压力,还要求空间折叠,将经营面积变小,基本都选30个平方左右的铺子,节省成本。
03、解决效率痛点:
全国建16个分仓,用后端供应链赋能门店,60秒出餐
1、一字型动线,4人即可搞定一家店
传统的线下面馆,大多数模型都以100平为主,还需要配备一个厨师来炒浇头,基本上6-7个人才能搞定一家店,别人人工占比10个点,我们8个点以内就可以解决。
在牛家人大碗牛肉面,我们除了面积上做小,也在动线上做了优化,依据出餐顺序设置一字型动线,4个人即可搞定一家店。
2、研发煮面炉,节约20%时间,60秒出餐
对于传统面馆来说,浇头要一份份炒不说,也无法大规模的出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配置了两口大煮锅,并自主研发了煮面炉,相比传统煮面炉节省20%时间,由于水一直沸腾,60秒就可以出30-40份餐。
3、自建1.2万方中央厨房,24小时可送达门店
其实,一个品牌能够迅速发展,大家都归结为我们比较擅长营销,我承认我们确实比较重视品牌,我们是第一个在央视上打广告的外卖品牌。
但实际上没有一家品牌可以靠营销就立得住,强悍的一定是后端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早在10年前我们就开始做中央厨房,并不断扩大规模,到现在为止也是外卖行业第一个拥有1万方以上中央厨房的餐企,另外我们还在全国建了16个分仓,24小时可以送达给门店。
当时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也是极其矛盾,拿重庆来说,当时我们重庆只有一家店,做中央厨房的时候每个月亏10万,一共亏了100多万,现在基本才能维持平衡。
但是从长远发展,我们觉得是对的,门店想裂变一定要有强后端做支撑。
小结:
每次危机过后,总是一半海水,一半是火焰。
也总有人找到潮汐的方向,并引领着一个行业的发展,表面看牛家人大碗牛肉面是营销驱动品牌发展,殊不知冰山一角下,隐藏着的则是15年前研究城市外卖的苦心,10年前入局供应链的魄力,2年时间选品的韧性,一切仿佛都在告诉我们,做餐饮还是需要长期主义,用累加效应,广积粮缓称王。
(来源:职业餐饮网 王春玲)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