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百果园目前还是以销售水果为主,目前百果园每家门店大概保持在70个左右的SKU,其产品布局思路是以一半的产品体现差异化,另一半产品体现性价比,和其它纯水果店对比相对是比较出色的。
但百果园仍然局限在水果领域,虽然有考虑加入蔬菜的品种,但还未能实现。上半年的疫情期间,余惠勇一直在为百果园的卖菜计划做准备,可以看得出来,余掌门已经发现了单卖水果的局限性。如果增加蔬菜销售,必然会增加客流量,从而带动水果的销售。
而百果园目前的优势在于4000多家线下实体店,覆盖面积比较广,在某些城市能够较大范围的下沉到居民生活圈1公里范围内;另外经过多年完善,其内部供应链体系比电商要顺畅很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比较特殊,百果园在2009年就创造性的提出“不好吃三无退货”概念,“无小票、无实物、无理由”退换货,这个“三不政策”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与信心,收获了一波水果消费的情怀。
不过在“螳螂财经”看来,“三无”策略并不难掌握,只要拿出一部分水果当成免费品尝,其实质是同样的。毕竟现代社会纯薅羊毛的人还是少数,而且在百果园这类退款多的人也同样会被加入黑名单。
当前,目前新零售巨头们 的水果生鲜还并未与百果园的水果市场形成白热化竞争,但可与预见,未来这种短兵相接的程度将大大提升。
特别是今年6月8日,苏宁小店正式宣布将全面开放门店加盟,并设立了3年内加盟1万家门店的目标。苏宁小店是下沉到社区的生鲜店,这和百果园的销售区域必然会重合,谁能更胜一筹还未可知。但作为国内的商业巨头和排名第一的连锁企业,苏宁必然有资金和品牌知名度方面的优势。
百果园上市真正原因是什么,估值如何?
关于百果园上市的原因,市场上众说纷纭。不管是为了支撑其“万店计划”,还是为了应对来自电商的冲击,都有其部分合理性。然而,在众多中概股纷纷回A、回港上市的大背景下,“螳螂财经”认为百果园选择境外上市,更多可能是一种被迫无奈的选择,其最直接的原因可能还是来自资本因素的推动。
2015年百果园A轮投资机构天图资本的首席投资官冯卫东对《天下网商》说了他们对余惠勇的要求:“我们也给了他三年的时间,调整到可以上市的状态。真正上市可能还需要三到五年。”五年前的这句话透露“隐忍”多年的百果园突然上市的真正动因,时间到了。
一般来说,创投机构投资一家创业型公司都有一个运营周期,3到5年是一个常见的运营周期,再往后推,风险与资金成本就会超出常规。所以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他们对百果园快速上市的愿望应该是要比余惠勇更迫切的。这次百果园选择境外上市,可能还是因为境外上市的速度更快,且没有过多业绩要求。
相对而言,余惠勇可能更希望投资机构能给他更多运营时间,让他调整好企业状态,以便能够创造一个好的“上市价钱”。目前他百果园的股权已经迅速降低到25%,上市后股权会进一步被稀释,而假如卖不出好的价钱,对第一大股东余掌门来说可能是难以接受的。
目前水果企业上市例子非常少,如果去纳斯达克那样偏爱科技公司的交易所,加上美股的投资者对百果园的了解程度会偏低,估值可能并没有在境内高。
在国内,仅有一家宏辉果蔬从业务方面来看算是最贴近百果园了。目前宏辉果蔬总市值在43亿左右,对应去年的营收是8.5亿。若按此估算,百果园如果在A股上市可能在600亿左右。但境外上市能否得到这样的估值就不太好说了。
总结
对于百果园来说,上市这种看似生机勃勃的操作,实际上其处境是比较艰难的。
目前,传统水果零售赛道,挑战者鲜丰水果已经通过A股上市的第一期上市辅导,并且放出了在2021年年初实现1万家门店的布局计划;而在电商生鲜领域,以苏宁小店为代表的一大批电商巨头正冲击着百果园的销售市场。这次百果园如果能够成功上市,能否借助资本的力量帮助其加速万店计划,对抗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当初,余惠勇说要像麦当劳一样卖水果的愿望还能实现吗?
(来源:螳螂财经 作者:古海归人)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百果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