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家电零售巨头国美宣布获京东1亿美金投资,将与京东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此举既是国美出于供应链优势互补、联合采购等业务考虑,也不失弥补线下份额缩水、“求助”线上平台的意味。
家电零售市场正迎来分水岭,以线下渠道为重将成为过去。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家电市场整体零售规模达到1204亿元,其中电商渠道贡献率达到55.8%,首次超过线下。
虽存在疫情因素影响,但家电零售线上渠道销售占比连年增长,并于2019年超过40%,也显示出消费者基本养成了家电线上购买习惯。诸如国美推出“美店”;苏宁加速线上化转型、联合天猫家电;五星电器加入京东阵营等动作,均指向单一线下平台难生存这个现实问题。
在此过程中,转型更快、并率先布局的玩家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家电零售霸主。但稍有不慎,也随时有后来者将其拉下。就像2000年时市场份额位居第一的三联家电在2008年时就已经退居第三,如今更退出家电主流竞争圈;2008年强势并购、占据头名的国美电器,在2016年时与苏宁已不是一个营收量级;而当时势头较猛的苏宁,当下也面临京东、拼多多等平台的步步紧逼。
可以说,家电零售的20年,反映出了消费习惯变化对企业个体的巨大影响。作为标准化程度极高的品类,家电行业或将重演图书市场变局,后者的线上销售占比已超过70%。而企业当前应该注意的方向,也围绕线上线下功能转换、渠道变化、挖掘增值服务提升差异化竞争力等方面展开。
巨头更迭不断
区域品牌频受挤压
2000年时的三联电器,很难想到仅仅4年后它就被国美拉下了家电零售第一把交椅,而国美也不会知道今天的苏宁、京东站位。所以盘点家电零售的20年,是巨头站位不断更迭的历程,也是消费习惯变化,带动百货、连锁、专卖店以及电商等渠道变化的过程。
国美、苏宁起家之际,也是家电经销商逐渐掌握话语权,开始自建渠道的过程。
早期的家电品牌均处于发展初期,难以自建渠道,且品牌知名度有限,还需要百货商场等当时自带流量的渠道触达消费者。但随着家电需求进一步扩大,最初的百货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家电品牌为了在90年代左右抢占市场份额,也推动了大户经销商出现、发展。当后者的议价权逐步提升,最终即走向自立门户。
查阅《2000年中国连锁业百强企业排名》会发现,三联商社名列第4,年销售额53亿元。而国美电器排名第8,年销售额23亿元。但2004年时,三联商社排位已跌至第10位,排名第2的国美电器年销售额238亿元,店铺数227个;苏宁电器年销售额221亿元,排名第4。
出现上述变化,主要原因在于国美、苏宁走上了全国扩张之路。1997年,国美就在天津开设两家连锁店,并于同年12月进军上海。苏宁也在2000年实施二次创业策略,开始推进全国化连锁经营。而当时三联商社却囿于房地产、旅游项目等副业拖累,分身乏术。
“那时的家电零售业,是绝对的连锁店渠道为王,销售占比一度接近80%。家电品牌想铺货,就要和国美、苏宁等几个大的品牌合作。”一位家电行业从业者回忆称。
而当国美、苏宁成为家电业双巨头之后,二者走向上的差异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当前局面。其中国美走上了并购之路,而苏宁更倾向于搭建线上线下等全渠道,同时发力全品类零售。
回看2006年,国美横向并购当时中国商业零售业十强永乐,2007年时又以36亿元入股大中电器,包括早期的三联商社也被国美收入囊中。当时有观点认为,国美是独掌中国零售业的霸主,甚至并购苏宁也存在可能。但后来的事实说明,苏宁却是发展更好的一个。
有意思的是,即便苏宁雄踞线下家电零售业头部位置,也无法忽视线上平台的降维打击。要么发力线上、要不被线上取代,成了家电零售业的趋势所在。
翻阅京东、苏宁两家财报可以看出,2011年时苏宁年营收980亿元,京东年营收212亿元,前者规模接近后者5倍之多。但到了2016年,京东年营收即达到2602亿元,是年营收1486亿元的苏宁近2倍规模。
仅就家电品类来说,线上平台的价格、配送履约及售后服务等优势是双方拉开差距的重要原因。根据《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首位京东占比达29.1%、天猫占比17.3%、苏宁占比16.8%,国美为5.4%。
销售规模的背后需要采购规模支撑,而规模增大客观上会带来成本优势以议价权提升,这对于标准化程度极高的家电品类来说,可谓核心竞争力。由此也能看出京东联手国美、五星电器的意图所在,即整合家电零售前五名中的三巨头,挖掘规模化价值。
随之而来的,也是当前家电零售业寡头垄断趋势更为明显,不少区域品牌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例如据媒体报道,近两年来临沂金鹰美乐家电、家和电器、山东银座电器、鞍海宏达电器、菏泽腾讯电器等地方性家电大卖场均遇到经营困局,不得不寻求与京东、天猫、苏宁、国美等头部品牌合作求生。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家电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