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好:它只是一个资本游戏!
与之相反,在2019年5月18日,瑞幸咖啡上市首日,公众号“IPO早知道”的作者曾做过调查,“你是否看好瑞幸咖啡的IPO之旅?”,结果是2/3的人不看好。
因为绝大多数的声音是怀疑,我们就不再一一列举,只是以餐易私塾的创始人徐剑的观点作为典型。
1)餐饮没有规模效应,它只是开启了互联网营销
但凡开一家门店,都离不开租金、食材成本、物料设备投入、人员的投入,这些固定与变动的成本费用,一定是传统的餐饮行业必不可少的拓店开支、规模开支。
它不像互联网企业,一个平台上的用户越多,边际成本也就越低。
那么瑞幸,作为一个一定要线下开店的传统餐饮品牌,在我们餐饮人看来,只是开启了互联网式的营销模式,却并没有改变传统餐饮行业的资产投入和重资产模式。
2)餐饮的本质是做差价的生意,单店不盈利走不远
“不补贴”是瑞幸一个巨大的挑战,在餐饮这种传统行业当中,盈利模式当然是差价模式,来自采购食材、再加工收入、赚取差价。
这点跟外卖平台、滴滴打车的模式都是不同的,无论他们是来自租赁收益,还是来自抽成收益,都跟瑞幸不一样,瑞幸依然是要通过差价模式来盈利的。
试问如果它还是靠卖咖啡带来收益的话,现在瑞幸通过营销手法所带来的规模流量效应,这些流量又会有多少的留存和转化?以及如何在差价模式当中赚取利益?
毕竟差价模式提升盈利能力,无非是降低开店成本和运营成本,提升客单价来获得利润啊!我觉得,这对不补贴的瑞幸来说,还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
瑞幸“崩盘”启示:资本烧得出规模,却烧不出“长命”!
从瑞幸咖啡刚开3个月就走红时,职业餐饮网就开始关注它,《7个月欲开500家直营店,放话“干掉”星巴克!他是吹牛还是实力?》,那时就曾提过瑞幸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比如用低价吸引客流,单店盈利能力堪忧等问题;规模化快速开店,可能会面临各种问题等。
1)只讲故事和烧钱,从来烧不出一个餐饮帝国!
瑞幸咖啡讲了一个很好的融资故事,赶超星巴克,做中国人自己的咖啡,用2年时间开了4500家门店,而进入中国21年的星巴克才开了3300多家门店!
我们不从资本的角度过多评价瑞幸咖啡,只从餐饮的角度、做生意的角度去看。
首先,大众咖啡的市场并未达到,蓝海市场是事实,但中国咖啡创业的死亡率之高,在业内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这也是事实,瑞幸烧出了大众咖啡的规模,却没有烧出大众咖啡的顾客。
其次,有人说不要从餐饮的角度看瑞幸,瑞幸要做一个类似流量入口的生意,卖不了咖啡,可以卖包子卖商品都能赚钱啊!
可在餐饮行业甚至互联网行业,有一个是靠烧钱烧出市场的企业吗?没有。
滴滴烧钱、美团烧钱都成功了,但前提是,他们创造了新的市场,解决了用户的痛点,获取了大量流量又都是平台属性,所以后面的模式走得通。
这里,我们需要厘清的一个概念是,借力资本和完全靠资本烧规模的区别,像喜茶等企业它也会融资去发展,但前提是它有创新,而且单店盈利能力是非常强。反观瑞幸,模式还没想清楚,单店模型还没想明白,就用资本舍命狂奔,一边奔跑一边探索,能成吗?不能。所以,如今无奈迎来了“财务造假”、或将面临刑事责任的结果。
2)脱下“皇帝的新装”,戳破“虚假的泡沫”!
瑞幸咖啡做的仍然是餐饮,它虽然一直在找商业模式,卖咖啡,卖周边,卖轻餐,卖果汁,但终究还是在传统的餐饮生意圈子里打转。
所以,瑞幸咖啡还是要按餐饮的思维去做,它并不具备互联网的规模效应,互联网的规模越大,边际成本越低,但餐饮线下门店,规模越大,边际成本越高,如果门店不赚钱,瑞幸的这几千家门店,就是成本和压力!不是资产!
同样是做咖啡外卖的连咖啡,也走过烧钱扩张的路,在2017年底它开了100多家门店,都是盈利的。曾经融资2亿,一年扩店300家,最后发展太快,资金链出问题,不得不通过关店来瘦身保命!
瑞幸咖啡倒是通过成功上市,解决了资金的问题,但上市不到一年,还是自曝财务造假,亲自脱下了“皇帝的新装”,戳破虚假的繁荣!
所以说,瑞幸只是一个资本游戏,不是一个生意!而如今这个资本游戏也玩不转了!
小结:
拥抱新变化,拥抱新生力量,是好事!
但,在这瞬息万变的商业时间里,总有一些亘古不变的真理!在餐饮行业,把握用户需求、打磨好单店盈利模型,这些也是永远不变的。
想挑战规律和商业常识?难!
(来源: 职业餐饮网 焦逸梦)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瑞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