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美团App中,有网友在体验过一些推出一人食的餐厅后评价称,“在一人桌上,施展不开。”“卖着高级餐厅的价格,走着快餐店的服务。”
一人食是好商业模式?
一人食概念突然火爆的背后,也透露出个体意识的觉醒。而在当下,每一种细分需求都应该被满足。不过,一人食也需要分为到店和到家两个场景。
沈海丰认为,到店一人食并不会出现一个新的品类,一家店铺告诉消费者,本店只接受一人食,不接受两个人吃,仔细想一想其实感觉也不太现实。陈默默也强调,线下到店的餐饮品牌,通常需要布局多家店铺,覆盖到一定的广度,才能叫好又叫座。
同时,单人桌需要定制,其价格会比普通桌位的成本更高。另外,如果餐厅放足够多的单身桌,也就意味着其普通桌座位会被削减。整体来看,餐厅的客容量反而会减少。
在陈默默看来,首先,单人桌也与国内主流的线下餐饮场景相悖,后者更多的是约三五好友一起出去享受美食,基于社交需求,以聚会型吃饭居多,而有单人桌需求的场景概率要小得多。
其次,这种模式不具备全国范围内的可复制性。国内的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消费习惯还存在明显差异,一线城市可能已经到达了“第四消费时代”,具备无品牌倾向、朴素、休闲、本土化倾向、共享主义,从更关注物质和服务到更专注自己内心等特征,而低线城市可能还停留在“第三消费时代”,且一时半会还不能迅速转化。
因此,沈海丰和陈默默都认为到店的一人食不会发展壮大。
陈默默指出,还有一种在社交场景之外的一人食品类也值得关注,那就是类似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快餐产品。“这些地方的小桌子可能多于大桌子,翻台率高,坪效大。但这些快餐能够发展壮大也与早先拿下黄金地段有关。”
她总结道,没有任何一个餐饮品牌能够单独占据消费者吃饭的主流场景,反而是服务方式可能跑出来。她进一步解释,口味是高度非标的,而服务是更容易标准化的,比如外卖、餐饮无人零售、和自热锅等载体都是很好的例子。
到家一人食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外卖,二是类似自热小火锅的品类。
外卖和一人食的边界在哪里,受访者均表示,这个问题难以回答。如果没有边界,在外卖普及程度如此之高的情况下,到家一人食的前景似乎非常渺茫。
但到家的自热火锅品牌却冲出了重围。“它不受限于渠道,只要零售渠道(包括线上线下)能够触达消费者即可。15分钟即可煮好的火锅,比动辄1个小时才能到达的外卖,让消费者更能接受。”沈海丰表示。
作为投资人,他仍旧把一人食当作快餐品类来考察,判断其是否值得押注,通常有口味、成本两个考核因素。
口味上来看,一人食的自热火锅需要更接近鲜食的口味,更健康;从成本上来看,最好满足在25元及以下。“自热小火锅大多都是对标外卖,外卖价格如果在25元以上的话,其销量会受到明显掣肘,在15~25之间的话,更像一份便当,销量也会有明显提高。”
一位圈内投资人张宁(化名)向铅笔道表示,他之所以现在还没有投资相关项目,是因为目前的自热产品不仅在口味存在弊端,自热的方式也存在安全隐患,此外,还有市场格局的问题。
“目前的自热食品领域已经走出了很多头部品牌,且很多都有传统餐饮品牌的背景。创业公司如果不能在营销方式等其他方面进行突破,则很难在品牌林立的市场格局中找到突破口。”
来源: 铅笔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单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