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缺市场即为下沉市场
现在各行各业的人都在谈论“下沉市场”,拼多多思维正在冲击各行各业。三四五六线城市似乎蕴含巨大机会。许多餐饮人也跃跃欲试,试图用一二线城市的模型降维攻击,占领下沉市场。
其实早就有人觊觎这块市场,其中最有号召力的是两个群体:福建帮与成都帮。他们针对县城领域开发模式,迅速复制开店,连锁加盟,一年可以开出数百家店面。
这种模式是赚快钱,手里的牌足够多,只要逻辑和渠道对路,随时可以把我们从没有听说过的小店开遍大江南北。当然还可以想想当年一群东北人搞的杨国福麻辣烫和张亮麻辣烫。
在我看来,对于有操守的品牌运营者而言,一切空缺市场皆为下沉市场。广州点心店点都德,开到上海,日日排队,这就是下沉;以蔡澜名义开出的蔡澜点心专门店,在北京爆火,也是下沉;佩姐火锅从重庆到上海,依然人山人海,同是下沉。
对于有想法的品牌而言,要学习扩展自己的管理半径,寻找主流市场的空白机会,这也是一种下沉。
如果炳胜开到北京来,我都能想象那种红火场景。
爆品、单品思路失灵
有很长一段时间,餐饮行业的人迷恋“单品爆品思维”,其深远程度超过前些年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被印证是一地鸡毛,单品爆品思维也将被印证是鸡毛一地。
在市场急速变化的时代,催促人们要快,吃屎都要赶热乎。于是急功近利,于是寻找快速突破法门。众多的餐饮咨询机构,洗脑话术轮流转,以前都是“定位理论”,后来都是“互联网思维”,如今都是“极致单品”“尖刀战略”。
理想中的爆品单品思维,是指集中力量打造一个流量入口,后来被曲解成为:只做一个品类中的一个产品,减少供应链难度,减少人工难度,以超级营销模式成就传奇。例如各种鸡排,各种小龙虾,各种茶,各种小面。
当市场增量变缓,比拼内力的时候,这种花拳绣腿就无用了。未来餐饮行业应该是比拼全面,完整性,稳定,复购,核心客群。
指望“一下子”成就“一辈子”的时代过去了。
网红餐厅逻辑升级
许多人讨厌网红餐厅,认为它们不好吃。好吃与不好吃,都是主观评判。网红餐厅生意依然很好,尽管迭代速度越来越快。
这也是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的通论:以前一个明星可以红十几年,现在通过各种练习生,选秀走出来的俊男靓女,窗口期越来越短,被遗忘的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地主家的余粮越来越少,是待宰的羔羊越来越多。
供给过剩带来的注意力危机。
网红餐厅的本质是流量。流量逻辑跟以前不一样了,所以网红餐厅的逻辑也发生了变化。
Kol时代,人们愿意跟随行业意见领袖的引导去选择。后来这些人被商业集体收买,公信力断层。而在网红时代,则各有各的玩法,手段、渠道、社群的玩法层出不穷,眼花缭乱,我都经常感觉看不懂。比如我们公司门口的几家网红店:彭记铁锅肥肠,胖妹面庄。据说是因为抖音。
流量平台的变化,导致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网红,更加无序,也更加随机。如何成为新一代的网红餐厅,如何摸准脉,完成这没有套路的惊险一跃,如何从大海中捞取属于自己的流量,这些都是每一个做餐厅的人去学习的事情。
精致餐饮困境
Fine Dining,有人翻译为“雅宴”,有人翻译为“精致饮食”,大体上就是米其林模式,追求意境,装修,环境,厨师性格,审美,餐酒搭配,食材处理,中西融合……按照前些天的流行梗,“吃这种餐厅,已经成为小圈子心照不宣的默契”。
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深圳、广州……这些美食一线城市分布着众多这种类型的精致餐饮,他们往往有点低调,内部奢华,酒杯讲究,服务耐心,厨师有性格。一度,我甚至认为这是中国中高端餐饮发展的趋势,大力举荐。
然而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消费降级会不会首先冲击这些餐厅?这件事似乎无解,先祝福。
我相信,后天是美好的,希望明天挺住。
小结:
还是要回到第一句话:不要开餐厅
如果你爱美食,那在一个不确定的年份,不如把时间和金钱花到确定的美食美酒中来,至少是一种可以确定的幸福。
(来源:一大口美食榜 小宽)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餐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