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测,人脸识别延迟较为严重,进店体验不流畅。
消费者在选购商品后,门店RFID射频识别系统会根据商品外包装的标签进行计费结算。标签粘贴相较牢固,但也会发现有掉了的情况。
标签决定结算。在北京的EATBOX,此前就出现过结算异常的情况。技术依赖于几瓶胶水,这显然都是隐患。
就算不用RFID射频,结算技术依旧是个大问题。无人零售领域的老大哥——无人售货柜友宝,就时常因为付完款不出货而被投诉。
2、盗损率过高
蓝鲸TMT曾曝出一个数据,无人货架月租500元,日成交额只有10元,盗损率却达到50%。
根据微博消息显示,广东佛山一男子曾在4天内10余次进出无人超市,偷走近800件商品,价值约3500元。
这种事情,也时常发生在办公室无人货架。之前就有公司职员爆料,同事在无人货架恶作剧,每一包膨化食品都捏一捏,根本没法买。
人性常在无人时暴露无遗。
此外是老鼠。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职员就曾表示,货架上有零食被老鼠吃了,反馈了4天都没有人来处理。
这个无人货架的品牌方是果小美,迟迟没人处理的原因被归结为补货成本高。
3、补货成本高
2018年,果小美声称每3天补一次货、每次补货成本为30元。《新京报》曾按此计算,发现果小美每个货架月均亏损达279.56元。
当时,果小美已经公布全国有10万个货架了。
到2019年初,一位果小美BD就曾表示补货频率从承诺的2天一补变成2周一补,且补货量减少。
对于这个问题果小美没有排除人力成本因素,而更重要的是没钱采购商品了。
买得多亏得多,无人零售为什么?毛利低呗!
4、商品SKU毛利低
在7-11、罗森等24h便利店,销售日常零食其实并没有多少毛利。他们的赚钱品类来自于快餐和鲜食。
有数据显示,罗森鲜食毛利率超过了40%。而曾有一个叫天天易家的白领鲜食便利店,毛利最高的可达70%。
当你走进便利店,买点好炖、包子、豆浆,收银员的笑容都要真实些。
2017年底,猩便利开始提供盒饭、寿司、饭团等热食商品,这些商品会入驻猩便利的智能便利店及部分办公室无人货架。
这个场景其实打到了痛点。那些不愿意下楼挤电梯的白领们,可以直接在无人货架上选购。
只是,热食场景一般存在高峰期。中午时分保证恰到好处地将热食送到每个办公室,需要大量的配送人员,但平时这些人都是闲着——峰谷需求下,成本就提升了。
无人咖啡的前车之鉴
无人零售为了省去人的成本,处处都在增加成本。
瑞幸咖啡在这些问题面前,又是怎么打算的?钱治亚表示,机器属于轻资产,不受营业执照限制更灵活,其成本可以通过销售规模来降低。
烧钱换规模、规模换成本,钱式经济学的老套路了。
不过,她也在当天也讲到,一台无人咖啡机来自瑞士Schaerer,成本价10多万。
相对于9.8万的缤果盒子,这台无人咖啡机能铺到多少规模来换取上游议价权?我们不得而知。
时间回到2016年7月,重庆新华国际。全球第一台打着illy品牌的互联网现磨咖啡机,在这里每天都有人排队体验。
但好景不长,由于机器性能不太稳定,复购率较低,设备带来的流水连运维成本都难以打平。
几经迭代,这款无人咖啡机开始在重庆多家酒店运营测试。
当时的数据显示,重庆威斯汀大酒店的一台设备,月流水能超过8000-10000元,创汇首座多家酒店单台设备月流水更是超过10000元。
但到今天,天眼查显示,这款无人咖啡机目前只在重庆、四川和北京投放了100台。不知道这是不是钱治亚想象中的规模。
这势必又是一个烧钱的故事,要烧多少?钱治亚可能觉得前期至少得4个亿,单位必须美元。
瑞幸咖啡还向SEC递交了Form F-1文件,表示公司计划增发1200万股ADS,同时还将发行4亿美元的可转换优先债券。
人们开始猜疑:瑞幸咖啡的无人故事,会不会像外卖咖啡、轻食、小鹿茶、无限场景那般生动呢?
故事好不好,就看枕边的资本会不会睡着。
至少从现在看,资本们还睡不着。瑞幸咖啡A轮、B轮的领投方大钲资本,借机增发退出了部分股份。瑞幸咖啡美股股价,也在盘后大跌5.16%。
资本对于无人零售,似乎没有2017年那么狂热了。
(来源:新商业要参 作者:黄晓军)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瑞幸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