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愈加理性,在个人偏爱的产品上能够花钱不眨眼,但是在认为可以省钱的地方,也会非常理性。
综上,速溶到现磨,还有100个即饮的距离。咖啡市场在扩张,速溶市场增长速度下降,其下降空间可能转移至即饮和现磨咖啡。即饮咖啡既可以补充速溶与现磨之间的价格空白带,可提供不同产品类型选择。所以,现磨也许是咖啡的终态,但并不妨碍即饮的发展。当前即饮与现磨互相辅助,共同打通不同的饮用场景。
即饮咖啡与其他形态咖啡产品相比,还有以下优势:
与速溶咖啡相比:品质稳定,不像速溶咖啡会受到温度、水量等因素影响,便于携带与饮用;
与现磨咖啡相比:
(1)在价格上相对更低,渠道更丰富,便于大品牌利用成熟渠道进行操作。
(2)当前咖啡极客比例仍比较低,多数咖啡用户对于咖啡豆特性及加工手段了解不够深入,自制咖啡受限制。
从用户的消费场景与生活习惯来看,即饮咖啡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便捷是懒人式消费的第一准则
如果上班的时候我要喝一杯现磨咖啡,要么我花时间去店里,要么点外卖。去店里要耗时间还要考虑距离;而点外卖呢,要多一笔配送费。以瑞幸为例,免配送费门槛是55元,意味着需要找人拼单。
当代年轻人的准则就是:30元咖啡不贵,5块钱配送费简直是抢钱。为了省配送费,就需要找人拼单或者狠狠心出配送费,这又消耗了时间和精力,不划算。而即饮的好处是,想喝就直接打开喝了,时间和精力上都会节省,也无需冲泡、清洗。
4.即饮是对新场景下需求的填补
当代“社畜”养成的咖啡消费习惯,并不会随着不上班而消除,咖啡的上瘾性会引发用户在非强度作业的时候也愿意喝上一杯。在家中、旅行路上或者其他不便于购买现磨咖啡的地方,即饮很好的填补了不足。
-03-
即饮虽好,问题也不少
虽然即饮咖啡看起来前途光明,但实际中也有很多问题待解。
1.品牌集中性强,头部品牌占比高
当前主力品牌如雀巢、可口可乐乔雅、统一雅哈等品牌已经经历了长时间发展,CR3高达89%。且主力品牌有成熟的客户基础与渠道资源,背靠大集团有充足的营销费用,新品牌进入难度大。
2.口味差异不明显,同质化严重
当前很多即饮咖啡口味的差异化只是描述的差异化,比如醇香拿铁、丝滑拿铁等,但实际产品的风味差异不大,用户既不能满足咖啡的风味需求,也不能形成忠诚度。
3.添加物多、风味损失重,如何做到品质升级
即饮咖啡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如何满足用户对于咖啡品质升级的要求。实际上,在当前的产品中,加工方式中高温萃取咖啡粉等工序对咖啡香味物质损耗大,因此,很多即饮咖啡产品已经失去了大部分咖啡的独特香味。
如果即饮还是基于与普通速溶差不多的口味、口感,咖啡只是从粉末变成液体,那对于用户来说,没有本质性的升级,这一类产品也更容易遇到天花板。
笔者猜想,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炭仌的新品开发的背后原因吧,炭仌采用SOE单一产地的咖啡豆以及冷萃的加工形式,尽可能保留咖啡的独特香气,实现产品的差异化。
4.不容忽视的升级型速溶产品
虽然速溶咖啡粉市场占有率在下滑,但并不意味着速溶咖啡市场全盘没落。可以看到,速溶市场也在升级。三顿半等线上速溶升级品牌,主打低温冷萃、智能干燥工艺,能较好的保留咖啡风味,在香气、新鲜度和层次感上更接近现磨咖啡。使用方便,凭借冷水3秒即溶、与牛奶豆浆等也百搭的良好属性,火速蹿升为线上速溶第一品牌。
这条线的可操作性也已经被证实,未来会持续增长。因此,如何打好狙击战,是即饮产品的重大问题。
-04-
总结
即饮咖啡相比速溶与现磨,有着独特的形态与渠道优势。随着咖啡热潮的兴起,即饮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品牌需要做好消费者洞察,把握消费者的诉求,优化升级产品,更好的获得用户。百亿赛道已开启,且看谁能笑到最后!
来源: 微信公众号:新经销 晓鱼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即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