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竞争是细节致胜的时代,通过这些年购物中心“洗手间军备竞赛”就能略见一二。
从上世纪40年代,英国伦敦的 Selfridges 百货首次将洗手间引入商场起,这一空间的商业价值就在于为顾客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相对于购物中心整体空间打造而言,洗手间空间相对灵活,趋势变化也相对较快。
梳理国内外案例,我们发现了当前洗手间设计与运维的6个“小趋势”。
黑科技设备:项目品质的新晋“代言人”
购物中心洗手间对科技设备的应用历史由来已久,大家常见的自动冲水、感应水龙头、风干机等都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陆续被应用。这些科技不仅能为消费者带来便利,创造更好的使用体验,也顺应了节能减排的倡导。10年前,是购物中心洗手间应用这一类科技的热潮。
当下,高科技仍在购物中心的洗手间被争相应用,甚至开始向“黑科技”转变。这些科技的应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之外,还提供更为流畅、快速的使用体验,以及更高的洗手间运营管理效率,与此同时,“黑科技”品牌也提升空间体验的价值感和获得感,如当下流行的戴森、科勒等品牌洗吹一体的笼头。
类似的科技产品应用通常价格不菲,购物中心对洗手间的投入与过去也不可同日而语,洗手间成了购物中心彰显品质的重地。如上海K11、广州太古汇注重极致体验的项目都采用 Dyson airblade 干手器。
流线型设计:洗手间与商业空间设计一体化的开端
洗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滞后,其在设计方面开始向购物中心内部看齐。在过往洗手间主要承担功能属性时,设计有些千篇一律,显得规矩却缺乏趣味。如今,方正、刻板且略带无趣的设计正从购物中心消失,流线型设计正受到欢迎。
流线型设计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最初应用在交通工具上较多,在当时被认为是科技感和时髦的代表。
流线型设计趋势在购物中心洗手间中表现最强烈的地方在于镜子。目前越来越多的圆形镜在购物中心的洗手间出现。当然,也不乏有流线造型的洗手台,如澳大利亚 Bourke Street Mall 的洗手间就采用了此种风格。
这种设计风格在欧洲也格外受欢迎,使洗手间看起来少一些刻板,多一些精致。
类似的风格近年在国内的新项目或改造项目中也已开始出现,并都展现出了较好的视觉效果。
亮度变低、色调变深:洗手间正更加专注“用户心理学”
十余年前,购物中心洗手间的灯光亮度与场内区别不大,很少被刻意区分。现在,可以观察到很多购物中心洗手间空间,与商业空间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灯光亮度。为了营造洗手间内的片刻休息氛围,其灯光亮度正在变低。
除此之外,洗手间的整体色调也在变暗。微暗的环境能给人带来安全感和亲近感,能给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带来片刻放松。
新西兰 The Palms Shopping Centre 在洗手间入口处用线性LED灯做主要照明,增添了趣味性的同时避免灯光过亮而刺眼。
在整体色调较浅的时候,也可以选择降低灯具照明度以达到光线柔和的效果。
除此之外,地灯搭配深色调是营造暗环境的常见手法,此类方式在酒店、会所等场所应用较多,现在也被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所采用。
这也从另一侧面印证了洗手间的功能,正在从“解决需求”向综合提供休憩、放松服务转变。
特殊人群关怀:从提供方便向关注细微纵深
几年前,母婴室的缺位和管理不当还是公众讨论的焦点。但在当前一二线城市的购物中心,母婴室设置早已成为标配,服务的对象也延伸至老年顾客和残障人群。竞争的重点,在于如何在一间小小的母婴室/特殊人群休息室内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
由于儿童经济的带动效应,母婴群体始终拥有巨大的消费潜能。母婴室不仅为妈妈们解决哺乳、换尿布、哄睡等刚需难题,更要为她们疏解疲劳和压力,实现心情放松愉悦。
日本商业场所的母婴室一直具有较高的话题度,从理念到设计都值得借鉴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