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拥抱IP,契合潮流,斩获年轻粉丝群,成了国产品牌潜意识里默认的转型方式。而立之年的李宁表现最为出色,去年10月,正式与EDG电竞俱乐部达成合作,成为《英雄联盟》官方合作品牌。年初,完成对电竞俱乐部Snake的收购;2月份,先后成为电竞俱乐部Newbee的官方赞助商以及俱乐部QGhappy的官方合作品牌,深入年轻人的圈子。海澜之家将代言人换成“九亿少女的梦”林更新后,粉丝大呼男人的衣柜终于打通了审美的“任督二脉”。
此后,安踏、太平鸟、波司登等先后在国际时装周亮相,力求品牌形象重塑,国产品牌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旧联名,跨界融梗的大戏。然而,热闹过后,消费者重回产品本身,焦虑便接踵而至。例如李宁,2018年,其产品研发开支投入仅为整体的2.2%。不少品牌因此被扣上消费情怀的帽子,自媒体“互联网江湖”用“自嗨”来评价这一现象,无法维持长期效益似乎是不争的事实。
反观网红品牌,近年来最吸引粉丝的设计链频曝抄袭风波,头部网红张大奕、周扬青、雪梨等被质抄袭屡见不鲜,价格与质量也备受吐槽。知名国服店“十三余”在B站常常试穿翻车,弹幕一片在刷“用心做营销,用脚做质量。”。艾媒咨询调查显示,如涵复购用户仅为39%,一度被网友戏称为“割韭菜”。
潮起潮落,要粉丝还是要消费者,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改变是一门学问
国内的服装消费潮流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先是网红潮牌的疯狂预售与限量热卖,后有汉服、Lolita、JK制服各自圈地自萌,将个性化穿搭进行到底。此外,随着国人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对奢侈品的追求自然不可低估,据悉,全球奢饰品销售额的1/3来自中国。而另一方面,舒适自然的佛系生活理念也逐渐盛行于服装选择中……
市场瞬息万变,对品牌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国内的服装市场中,有一个品牌不得不提,即优衣库,其市场占有率有目共睹。在2018年淘宝双十二,其销售量达到461万件,位列服装类首位;艾媒咨询调研显示,早2015年至2018年的淘宝双十一中,优衣库连续四年蝉联销量第一。
这并不是在讲一个外国的月亮比国内圆的故事。去年8月,50岁的Topshop提前终止与尚品网的合作,11月份关闭其天猫旗舰店;同年,New Look计划在一年内关闭中国剩余的120多家门店,财报显示,2017至2018年全年,其亏损额约6.47亿元;今年5月份,Forever 21官网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可以说,不止是国产品牌,不少外来品牌近几年来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此时,在行业寒冬中屹立不倒的优衣库无疑成为品牌们想要看齐的对象。不可否认,优衣库对自身所处的消费环境有着清楚理智的认知。
当国内品牌还在为了进击年轻消费群而挣扎于形象重塑与创新时,它植根于当前消费意识,通过时尚KOL搭配种草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在小红书搜索“优衣库”,显示笔记约14万+篇,此前,优衣库顺势推出智能导购员和小优种草社。无独有偶,H&M公开时尚问答社区——Itsapark,通过让消费者围绕时尚穿搭进行沟通,从而促进消费。

此外,根据调查显示,优衣库的男性消费者多于女性。男士在服装选择上通常更加注重舒适与质量,相反的,面对眼花缭乱的款式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优衣库针对这一特点,在男士服装上重点弱化款式,但又要避免千篇一律。例如,某款男士POLO衫共有18种颜色,超过三成单品提供多种颜色选择,网友称其为 “码农之光”。
ZARA的情况与优衣库恰好相反,面对时尚女性客户群,调查发现今年5月其天猫旗舰店的商品是优衣库的5倍,并上架相应配饰香水以及口红。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互联网下沉到传统行业,对于服装界而言,变革的并不只是面客渠道。相比李宁的研发开支式微,2018年年初,优衣库总集团启动人工智能AI生产和零售变革,通过AI分析天气和流行趋势等大量数据,预测所需的商品数量。
还是那句话,并不是外国的月亮一定比国内圆,毕竟谁也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然而,改变是一门学问,这依旧是个值得国产品牌们思考的问题。
(作者:歪道道,独立撰稿人,互联网与科技圈深度观察者)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服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