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衣服背后的故事
一件衣服从创意出来到生产、运输、上架来到消费者手中,这个周期在大牌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是快时尚品牌去掉了“创意设计”的环节,最快只需要十几天。
这样快到不停歇的节奏,远没有时尚行业的表面光鲜。
每况愈下的质量让多数衣服只能穿几次,经过几次洗涤就开始变色走样,甚至有的衣服还没售卖出去,挂在衣架上就已经开始破洞变形。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衣服的最终归宿只能是被丢弃,棉麻等材料尚可降解,一些人造纤维基本等同于塑料,即使焚烧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有害气体。
人造革、人造皮草的制造中需要耗费大量的化学制品及产生废水,这些污染物被排放到自然水体后,造成不可逆转的环境问题。
为了尽量缩减成本,制造快时尚产品的工厂多数位于第三世界国家,这些制衣工人的人权和生命安全,近年也越发地受到关注。
2012年11月,孟加拉国一家制衣工厂突发大火,121人因为没有及时逃跑而丧生;2013年4月,同样在孟加拉国的一栋8层制衣厂发生了该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楼房倒塌事故,导致1000多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的惨剧。
2017年12月,一些土耳其顾客在ZARA购买的衣服口袋中发现了控诉血汗制衣工厂的标签:“我做了这件你要买的衣服,但我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
这些标签是当地一家工厂的工人留下的,此前这家工厂曾经为ZARA、Mango等一些快时尚品牌代工,2016年7月,工厂破产,但工人们并没有拿到这些快时尚品牌支付的工资补助和遣散费。
你买到的每一件快时尚衣服,都有可能是工人拿着微薄的工资,在恶劣的劳保环境下生产出来的。
快时尚品牌的“自救”
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快时尚的店铺都开在当地最繁华热闹,且年轻人扎堆的地区,甚至与大牌店铺比邻而居,总能给人一种“轻松购买时尚”的错觉。
随着千禧一代们成为时尚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对于快时尚的态度也和快时尚的初衷有所不同:千篇一律追逐潮流的款式已经过时,标榜个性和创新的产品才能吸引他们中大多数的眼球。
据时尚机构Thredup发布的报告显示,有25% 的女性消费者表示,2019年开始将不再购买快时尚服饰,其中大部分为年轻消费者。
在Thredup调查的1000多名女性中,有58% 的人认为今年应该减少浪费,另有42% 的人表示他们将通过购买二手商品来减少浪费。
为了不再流失客户群,各家快时尚品牌也在积极求变。
来自日本的优衣库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摆脱快时尚的品牌形象,售卖人人衣橱里不可或缺基本款的同时,也积极开发高科技面料及与设计师长期联名,在大众中获得了好口碑。
ZARA和H&M则在大力推广“回收旧衣物”和“使用环保面料”,与各家环保面料商建立起合作关系,卖衣服的同时也向顾客们普及“一件环保的衣服是如何被制造出来”。
今年夏天有句很火的歌词叫“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这句话恰恰也是快时尚主力消费者们的写照。
许多曾经的快时尚消费者在完成学生到上班族的身份转变后,由于对于日常着装的需求改变,质感不够好的快时尚衣服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千元左右的中等价位日常时装,经典又能体现质感提升气质。
但长远来看,快时尚依旧大有存在的必要,收入不高的学生和追求时髦的年轻职场人,快时尚给了他们触摸到流行时尚的机会。
快时尚的流行总是变得飞快——这一次,也该是他们飞快改变自身品牌形象的时候了。
来源: 外滩TheBund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快时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