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消费领域发生历史性巨变,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流通方式创新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显现。消费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优化调整,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内贸流通成绩斐然
国家统计局贸经司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贸流通体制改革成绩斐然,消费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显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商品市场发展大体经历了资本主义旧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商业的建立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市场快速发展和加速扩张等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国有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公有制商业“一统天下”的局面,流通领域呈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持续增强。国内商业作为我国开放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已逐步形成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开放竞争的格局,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完善。
二是消费品由数量短缺向供给充裕转变,零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生活资料类商品由短缺匮乏、种类单一向供给充裕、品种繁多转变,居民消费由基本生活型向发展享受型转变。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为国内市场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消费需求强劲,购销活跃,消费总量持续扩大。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52年的27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80987亿元,年均增长11.6%。
三是经济发展方式从投资驱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换,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随着消费市场持续较快增长,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2018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比1952年和1978年明显提升。消费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在行业增加值方面,与居民消费紧密相关的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强。1953年—2018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速超过10%;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18年达到9.4%。
消费结构逐步优化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消费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类商品和服务消费快速增长。
国家统计局贸经司表示,一方面,城乡市场协同发展,区域结构优化重塑。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0.6%。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和城镇化率稳步提高,城乡消费品市场均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城乡结构不断改善的同时,地区发展向总体均衡转变。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消费品市场发展速度和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共建“一带一路”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带动了我国部分地区的消费增长。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