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易逝,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设计师品牌SANKUANZ创始人、《YOHO!》杂志新任主编上官喆在YOHOOD举办的报告发布会上表示,“对于我来说,我是创作者,本身了解潮流,也与年轻人在一起,不太需要花时间想如何去捕捉潮流,我的灵感来自于生活本身。”
好的创作者理应保持纯粹的创作意愿,不过对于品牌的长期发展而言,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自从年轻人接过消费大权后,似乎所有品牌的焦虑都变成了如何保持年轻。
将时间轴拉长,每个人都会变老,品牌究竟如何保持与年轻人一直保持相关性,又如何延长品牌的生命周期,对于由年轻人撑起的潮流文化而言,这更是关乎品牌生死的问题。
《中国潮流消费发展白皮书》显示,年轻消费者已经占潮流消费总规模的80%,正式接过消费大权
根据YOHO!与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共同发布的《中国潮流消费发展白皮书》,目前90后、95后与00后已经成为潮流市场的主力军,消费规模占到总体规模的80%,年轻人群潮流消费增长趋势明显,超过其他人群。
这背后的潜在变化是,如果说90后之前的消费者认知还是外国品牌优于国货,那么如今90后、00后则认为国货是民族自豪和酷的代表。
他们不仅在消费上区别于其他年龄层,在日常生活的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追求更多受到街头文化和时尚文化的熏陶,所以个人在整个生活方式上,吃穿住行方面有自己独到的需求和理解。
短短几年间,国潮品牌快速崛起。报告显示,2018年最受欢迎的国潮品牌包括李宁、回力、C2H4、Purlicue苏五口、FENGCHENWANG、Randomevent、ROARINGWILD、Supertofu、FMACA、ATTEMPT。
对于创立时间较短,又借窗口期快速崛起的国潮品牌,面临的是最大问题显然是时间的沉淀,包括背后的设计生产、供应链能力、营销能力等。
一个往往被忽略的事实是,服装产业的本质是制造业,关注消费者需求、打造好的产品是品牌的根基。所以在国潮品牌未来要做的,显然不止于打造一次社交营销广告或一次引人注目的发售事件,而是理顺更加根本的品牌逻辑。
李宁时尚线总经理李刚在报告发布会上谈到,未来时尚潮流几个大趋势,第一就是品质感,消费者越来越关心购买产品的品质,这个品质不仅体现在做工和材质,可能更多的是这个产品背后蕴藏的文化跟底蕴。
所以这个对于我们做品牌提升很多难度,或者有更多的挑战,品牌不仅仅要做一些只能勾起情怀的事情,而是真正要把产品做好,要能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
另外,在时尚潮流类,女性消费者需求会越来越大,但是我们更多将此归结为中性,其实女性也需要跟男性一样有展现自我个性的独立需求。这两部分是对于品牌公司来讲,是非常值得注重的消费者偏好趋势。
作为往往被认为更“现实”的投资者,在面对国潮品牌的时候也更看重现象背后的本质。
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副总裁张琳表示,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潮流可能是表象的,但是底层是一个制造业,是IP设计、生产和渠道。如今的一些科技手段已经能够实现降本增效,实现快速的柔性反应,把最新最快的潮流元素在潮流化实现出来。
潮流是一阵风,但是大家对某一种品质,或者是设计水平质量以上的产品有一贯的忠诚度。所以资本在关注一些公司的时候,会着重关注复购率,看老客户贡献收入占到整个收入的比例的数字。
张琳认为,尽管有些国潮品牌仅成立三五年时间,但三五年数据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足够长的数据。资本投资的公司也不乏有从成立到融资仅一两年的品牌。
如果按照月的数据,已经有36个月或者50个月,可以看到一些增长的趋势。数据无论长短,都有含金量。这里面也蕴含财务指标的健康性,如库存、周转率、广告投放,以及平台GMV和实际收入的关系。
此外,她认为投资者更偏好平台化的产品,无论是品牌还是IP都需要时间积累,平台流量会相对稳定一些。
YOHO!集团副总裁傅婼补充称,由于YOHO!也做国潮的孵化,让YOHO!感到惊讶的是,有些品牌对外呈现仅两三年,但是设计师或主理人已经在这个行业很多年,所以最终交出这样的品牌才能受到欢迎。有很多品牌的声量被消费者注意到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但是品牌前期积累确是海面下的巨冰。
对于一个成熟的产业而言,时代的窗口、红利和机遇都仅仅是阶段性的杠杆,更重要的显然是在长期的发展计划中寻找确定性。
正如时尚头条网不久前对国内服饰行业创新能力所做的探讨,对于创意的深挖程度决定了品牌究竟只是服饰品牌,还是真正的潮流或时装品牌。对于产品品质的追求则决定了品牌究竟能留住多少喜新厌旧的年轻人。
球鞋文化是潮流文化最重要的部分,近期的火热侧面反映着潮流文化走向公众注意力中心
潮流市场能走多远?
疯狂的球鞋生意近期因证券化倾向,让很多原本从不关注潮流文化的人们对这一市场产生了兴趣,也自然激发了这门生意是否会因过热而“爆雷”的担忧。这显然也成为YOHOOD举办期间最受关注的话题。
傅婼认为,球鞋文化的风潮将持续很久,从国外来看,球鞋文化已经发展多年,球鞋市场需要奠基,需要有不断好的产品才会有文化。文化是有共性的,如果是审美好的文化,一定会被更多的消费者接受。
只要球鞋品牌公司,或者新出来的未来品牌公司,不断创造好的产品或者是作品,球鞋文化就会持续。而且球鞋文化具有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YOHO!旗下的二手球鞋交易平台UFO,从去年11月份开始,到今年已经成长100倍。
很多消费者在这个二级市场突然找到了共鸣,大家对于球鞋有发自内心爱好,他们如数家珍。球鞋文化一定在那里,它积累的厚度会将这个产业继续往前推。
李刚也表示,球鞋文化在中国未来一定会持续升温,而且永远都会存在。中国的人口和经济实力为球鞋市场提供了基础。并且消费者对于球鞋的需求跟20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那时候球鞋文化是小众文化,现在是大众文化,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每个人日常穿着除了球鞋就是皮鞋或休闲鞋,只有这两种选择。
有这么多品牌公司,无论大的小的,有自己特色的,他们是出产文化的创造者,精品公司会永远存在,即便有上下起伏,这个行业会一直存在,关注这些文化的人也会有代际传承。中国球鞋二级市场虽然有过热现象,但会逐渐趋于成熟。
当前球鞋市场在中国从一级市场发展至二级市场,已经是市场成熟的表现。它能否保持热度,关乎于潮流市场能否持续产出足够的优质产品和内容,让雪球滚大,这对于球鞋以外的产品品类同样受用。在三年的爆发期后,潮流市场将会迎来漫长的理性回归。
回到根本,潮流文化其实就是中国年轻人的一整套生活方式。正如任何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必经之路,潮流文化的繁荣也必然会与本土文化与生活方式彼此渗透。
目前看来,无论是以中国运动精神为核心的李宁,还是更多围绕着二次元、电竞等新兴兴趣标签建立的国潮品牌,无不贴近着中国年轻人的一整套生活方式,呈现出本土特色,而非复制西方的文化与消费模式。
如此一来,媒体的角色定位似乎也更加清晰了。媒体不是单一通路中品牌和消费者的信息过滤者,它好像一个托盘,将消费者和品牌放在一起,容纳着年轻人的一整套生活方式,因此媒体的平台化不可避免。
要知道, 未来的年轻人不仅是被动的消费者,他们还在这个生态中主动寻找机遇——他们随时都可能自己创立潮流品牌或做起二手球鞋交易。
(来源:时尚头条网 Drizzie)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