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比较经典的案例:当年福特搞全产业链,上游运来铁矿石,下游就能卖出汽车。但福特费力搞全产业链,是因为它那时找不到合适的协作单位。别人看不懂他的玩法,做下来成本也很高。
一般而言,当产业成熟时,企业就应该只抓核心,把相关利润小的配套外包出去。这样的分工协作才能实现高效,典型的例子是三只松鼠。
但对于上游生产的模式设计,有经济学家也认为,凡是技术依赖度较低的行业,大可以将生产加工等成本向外转移。所以,虽然小米公司把上下游整合的模式搞得炉火纯青,但他所在的手机行业对技术的依赖性较高,其实并不适合外包而是需要自己搞。
我翻百度时,看到一家搞上游供应链的新兴消费品品牌,是白酒领域的江小白。这家公司虽然看上去在玩互联网思维,但他有自己的酿造基地,并且自己成立农业公司种高粱。
在今天的新零售发展下,渠道的话语权未来也许会更强,品牌大概率会老化。更何况,品牌生意的本质上,不过是企业向用户收了品牌税,无非就是品牌税多少的问题。
但未来,在整个消费品领域将成为珍稀资产的,是上游优质供应链。不管电商平台、社群电商、内容电商等怎么发展,优质供应链一定始终是底层核心竞争力之一。
比如有一天,天猫、拼多多、沃尔玛、无印良品这些渠道品牌推出一个自有白酒品牌,它的品牌、文化可能都没有那么重要。一切都被渠道影响力背书,消费者更容易接受。
那么,消费品创业者应该争取到的是什么?养好自己的供应链,让这个渠道自有白酒品牌的产品,是自己酿造基地产的,就连高粱都是自家地里种的。这是产业的基础,它能让你的生意持续稳定的赚钱。
这个基础打牢靠了,产品获得渠道认可了,品牌打造也就顺其自然。很可能,就算你品牌没有那么张扬,那一份品牌税收得少,其实竞争力也依旧存在的。我认为,现阶段的毛利率,可以在组织管理、供应链配置等方面去挖。
尽管消费者需求是从物质到精神。但上升到精神层面(品牌认同层面)的前提,是物质层面的地基已经打好了。不被盲目地被品牌营销和大众所营销,而是有自主判定产品品质,实施理性的消费决策,才是所谓的消费升级。
那么,消费品创业必须品牌后置?
我认为,品牌不能做前锋,跟得上就行。
目前消费品触达用户的路径趋势,其实是渠道品牌建立信用体系的过程。
以当前流行的KOL带货为例:
首先,他们将优质内容社交分享。一个比较老的案例:黎贝卡。在内容分享时,她主要告诉用户如何内外检修、过一种实用又有格调的体面生活。
其次就是信任代理。黎贝卡通常会用自己亲身经历来告诉用户什么可以买、应该怎么买,用户非常信任黎贝卡推荐的东西。为了更好地管理用户的信任,一方面,黎贝卡接推广产品信息的时候非常谨慎。所有待推广的产品她都会自己使用,觉得真心好才会推荐给用户。
所以,在消费品与你的渠道接触时,这种2B的交流中其实不太需要品牌,而是产品。未来渠道不可能会稀释自我品牌,来为一款并不好的产品背书。
当所有渠道品牌都在维持这样一个“信用体系”时,好的产品就有更多的机会触达消费者。同时,当这个产品在消费者身上体验之后,真的如渠道品牌所言,那么产品品牌应该会与渠道品牌一起,被消费者所关注,三方共赢。
那么,消费品品牌总要这么一直受制于渠道品牌吗?是的,一直如此。
要么,你就像往上游搞供应链一样,往下游自己搞渠道或者整合渠道。去开一家便利店?开一家超市?要一个淘宝网店?亦或是做一个抖音网红?
都可以。只要你愿意,你能干,你甚至可以做一个淘宝和抖音。
只是这样实现的经济效益会比现状更好吗?这已经不是一个消费品创业者所思考的。除非,你那时候已经成长得够大,抵得上一个财团。
(来源:高斯财经 黄储勤)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消费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