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海底捞披露了2019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净利等多项指标均保持高速增长,高于市场预期。除此之外,海底捞半年报还透露了海底捞另一大“隐忧”:人力成本偏高。
报告显示,海底捞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6.95亿元,同比增长59.32%;实现净利润9.11亿元,去年同期为6.46亿元,同比增长40.92%。
中国商报记者对比海底捞去年同期的业绩数据发现,其上半年营业收入的增幅与去年基本持平,净利润增幅略有下滑,从去年的60%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但仍然保持在可观范围,远高于行业水平。
从门店数量上看,海底捞的开店速度可谓是“高歌猛进”。报告显示,海底捞去年新开200家餐厅,关店7家。今年上半年新开130家餐厅,全球门店总数从去年年底的466家增至593家,关店3家,新开店的速度明显快于去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底捞发布半年报之前,国金证券曾对其提出质疑,并表示1000多家门店是其“天花板”。今年7月16日,国金证券将海底捞评级从增持下调至减持,称市场对海底捞的预期过高,短期估值与实际的业绩预期无法匹配。
国金证券研报的核心观点认为,首先,今年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门店数量在加速增长,但是新开门店数的面积较小;其次,海底捞的一线城市由于新开门店的边际效益,翻台率有下降迹象。
记者注意到,此次海底捞发布的半年报并未披露其大小店的比例,同时,翻台率也确实呈现出小幅度下滑。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平均翻台率为每天4.8次,这一数值在去年是每天5次。
虽然海底捞一二级城市的翻台率大多呈现下滑态势,但是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内地以外的城市翻台率还略有上升。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战略性拓展门店一直是海底捞的发展方向。在一二线城市竞争持续激烈,市场几近饱和的情况下,海底捞将门店下沉至三线及以下城市是必然选择,由此,小店比例会不断增加。再加上,因新店处于拓展期翻台率还不高,单店营收贡献下滑也是可预见的较为合理的现象。
除此之外,半年报还透露了海底捞另一大“隐忧”:人力成本偏高。截至今年上半年,海底捞的员工数量已达到88378名,其中内地约有8.4万名。员工成本(包括薪金、工资、津贴和福利)共计36.52亿元。与同期相比,增幅达65.8%,就所占收入百分比而言,从去年同期的30%增长至31.2%。
记者了解到,海底捞的员工薪资及福利一贯都远远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同时得益于成熟的员工激励机制,海底捞内部员工的忠诚度极高,流失率较低。中国饭店协会调研数据显示,火锅餐厅年平均员工流失率高达38.46%,而海底捞的员工流失率仍在10%以下。
对于人力成本偏高的问题,海底捞企图通过机器人及人工智能进行解决。截至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共有三家门店推广了智慧机械臂,三家门店推广应用了智慧配锅机,179家门店应用了智慧传菜机器人。
海底捞方面表示,用餐高峰时段,传菜机器人能代替三至四个传菜员,每月成本只需3000元左右,这只有一名员工成本的一半。而后厨使用机械臂配菜、出菜,可以完全替代人工,降低成本。
得益于成绩亮眼的半年报,8月21日海底捞股价表现十分强劲,涨幅达7.69%,每股录得34.3元。截至记者发稿,海底捞市值已达1836.5亿港元,较前日增长了110多亿港元。
来源: 中国商网 贺阳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海底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