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并购成为拉夏贝尔上市之后的关键词,其中,收购法国品牌NafNaf SAS备受争议。 2018年1月,拉夏贝尔宣布以5200万欧元(约合4.1亿元人民币)收购法国VIVARTE时尚集团旗下女装品牌NafNaf SAS 40%股份。
到了2018年11月,拉夏贝尔对剩下的60%也产生了兴趣,拟出资3534万欧元(约合2.78亿元人民币)进行收购。 但NafNaf SAS却并不是一家业绩表现良好的品牌。数据显示,该品牌在2017年亏损约5126万欧元,2018年亏损有扩大的趋势。
很多品牌都推出多品牌的策略,其中安踏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安踏的主品牌发展稳健,且整个团队对于FILA的运营稳扎稳打。“安踏对FILA的探索用了四五年的时间”,马岗是安踏前员工,他亲历了安踏早期运营FILA的历程,同时他认为,拉夏贝尔目前的团队并没有运营众多品牌的能力。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拉夏贝尔的存货周转天数为285天,太平鸟和森马服饰2018年的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183天和129天,与其他品牌相比,拉夏贝尔的存货周转效率更低,一旦出现滞销,就会造成库存积压。
而从界面新闻的报道来看,拉夏贝尔的采购量还在降低。这似乎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而H&M对于库存压货则付之一炬。 从五道口华联商场拉夏贝尔的门店也能看出,秋装新品仅仅是一小部分,隔壁的优衣库秋装已大量上新。
也就是说,纵使拉夏贝尔坚持直营模式,但在零售终端,并不能及时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 而从消费者的反馈来看,拉夏贝尔的门店、品牌虽多,但质量和价格却不匹配,这也是导致拉夏贝尔亏损的又一原因。
某来自济南平阴县的消费者告诉《中国企业家》,拉夏贝尔与ONLY的价格相当,但设计款式与服装质量却并不让人满意,“尤其跟隔壁的太平鸟进行对比,拉夏贝尔不打折,我就不会购买”。 同时在马岗看来,拉夏贝尔的品牌定位也不明确,“一直在时尚潮流和高端女装之间徘徊,但相较其他女装品牌,竞争力并不突出”。
目前的拉夏贝尔正处于闭店求生的阶段,从公开数据来看,已关闭约2400家门店,资本市场对其信心已大幅降低。
曾经的中国版“ZARA”
2010年到2014年,国内多家服装鞋帽品牌因为库存压力而业绩低迷,这其中包括森马与美特斯邦威,纵使是国民品牌李宁也没能逃脱这一危机。但历时多年,森马已逐渐转型,该品牌正不断尝试开拓新市场,旗下童装品牌BALABALA更是成为全亚洲销量第一的童装品牌。
与此同时,李宁品牌在李宁再度复出后也大有复兴的迹象,2018年营收超过百亿,2019年半年报也发布了业绩预期。相比之下,拉夏贝尔的境况让人唏嘘。 拉夏贝尔的名字来自于法国西部的一条小街,在卢瓦尔河区,有一条风情小街就叫La Chapelle,20年前,邢加兴就住在这附近。
而当时的邢加兴还是一个服装代理,由于代理的品牌根基不好,经常在上装旺季断货,邢加兴意识到,要在服饰领域做得长久,自创品牌才是解决之道。 1998年,福建人邢加兴带着东拼西凑来的50万注册资金和2名设计师,成立了上海徐汇拉夏贝尔服饰有限公司,他希望将法式的浪漫元素融入到中国本土的服装设计中,用自有品牌打破国内服装代理的局限。
但与更多福建商人一样,在讲究快速规模化的中国市场,邢加兴采取了不惜一切代价抢占商业区地盘的经营战略,也因为邢加兴发现经销商代理模式会导致品牌价值、厂家利润削弱的弊端,将眼光投入到了ZARA、H&M等这样的快时尚品牌的身上。
2002年,拉夏贝尔在上海开设了一家超过200平方米的大店,也从此,邢加兴展开了对直营模式的探索。 2015年,拉夏贝尔的门店数达到7893家,新增门店数量是ZARA的十几倍,但是此时的百货市场相对低迷。
在2015年开始,拉夏贝尔调整了扩张的方向,转向购物中心开店。在2018年,拉夏贝尔也提出了要进一步精耕细作门店运营,并开始围绕场景社交互动做一些全渠道营销的举措。
从一直以来的发展轨迹来看,邢加兴的商业逻辑看似没有问题,但直营和品牌升级是一把双刃剑,他的确忽视了扩张过快可能导致的问题。2017年拉夏贝尔A股上市,同年10月,拉夏贝尔市值突破117亿,最高曾超过30元每股。
如今仅两年时间,拉夏贝尔市值大跌60%。截至8月11日,拉夏贝尔在A股收盘前,最低价格仅5.02元每股。 可以肯定的是,在实质控制人1.41亿股权质押爆仓的情况下,拉夏贝尔的前途堪忧,那么在未来,势态又将如何发展?会面临退市吗?在沈萌看来,至少拉夏贝尔未来的董事管理层会出现变化,或面临资产重组。
且业内普遍认为,在品牌辨识度越来越高的时尚服装界,拉夏贝尔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瘦身的同时,拉夏贝尔需要重塑品牌定位并快速锁定目标人群。在转型的当口下,如何重新找回资本市场的信心也成为关键。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谢芸子)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拉夏贝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