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资频繁,难解“引流难、同质化”难题
2019年5月,苏宁小店获得增资。根据相关统计,苏宁易购及相关方为苏宁小店累计增资7.5亿美元,即Great Matrix、苏宁国际以及Great Momentum分别出资了4.125亿美元、2.625亿美元、0.75亿美元。苏宁小店上一次获得增资,是在2018年10月。短短半年多时间,苏宁小店两获增资,有分析认为,苏宁小店的扩张速度过快。
“小店”是距离消费者最近的业态,有非常强的渗透率,消费者的复购率高、频次大。现在大家一提到阿里,都会想到淘宝;一提到腾讯,就会想到微信。“将苏宁小店打造成为类似的超级入口,让大家一提到苏宁就想到苏宁小店”,是苏宁小店的发展目标。
从近年来苏宁集团在苏宁小店上的快速布局来看,苏宁小店的战略性地位愈加凸显。苏宁小店目前拥有5000家门店,这些门店的选址除了一些大街小巷的重要流量入口,更锁定了各类消费场景,包括学校、医院、政府机关、产业园区、运营商店等,围绕这些场景的消费将为苏宁小店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苏宁小店定位于门店+APP线上线下双中心和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在线下,以门店为载体,满足用户生鲜、果蔬、热鲜食、日用、饮品等品类为主的需求;在线上,通过苏宁小店APP和小程序,可为用户提供配送到家服务,三公里范围内最快三十分钟送达。
放眼整个行业,新零售、智慧零售、无界零售等一大批“零售新业态”概念提出至今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新零售概念拥护者“盒马鲜生”2018年新开门店88家,目前已经在线下开了110家门店左右,涵盖全国16个一二线城市;无界零售提出者京东先后与1919、沃尔玛等零售企业合作,后自己又开设了京东之家与7Fresh,目前7Fresh门店规模已经达到了30余家。
由此可见,苏宁小店的未来发展,面临竞争在所难免。迅速找准定位,精进“长板”,补齐“短板”,是当前重任。从某种程度上看,行业竞争激烈,也是以线下卖场起家的苏宁,放弃稳健发展作风,快速开店的无奈选择。
一份2017年度B2C网络零售市场份额的调查报告显示,苏宁易购仅占3.17%,比2016年的3.3%还下降了0.13%。从线上走到线下,寻找线下流量入口,作为有线下卖场运营基因的苏宁,自然想要放手一搏,all in线下是苏宁必然的选择。
再看苏宁财报,亟需新的业务增长点。从2014年开始,苏宁易购的扣非利润年年亏损,2018年扣非利润亏损3.59亿元,近年来,上市公司利润主要靠投资和卖阿里股票、卖资产。
从2018年1月到7月数据来看,苏宁小店营收为1.43亿元,亏损达2.96亿元,债务高达6.53亿元。主业不振,也是苏宁小店急于跨越式突破的一个因素。
在苏宁易购2018年度经营评述里,线下业务第一句就是“苏宁小店要基于战略合作和片区拓展快速布局”。
成立至今,苏宁小店一路狂飙突进,开了5000家门店,但是迄今为止始终无法彻底解决引流难、同质化的问题。
苏宁小店目前的引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团长”引流,但是目前苏宁小店的“团长”缺口在7—8万左右,缺口较大也就使门店引流方面难以达到预期。另一种引流方式为苏宁APP线上引流,但是目前的现状是,仅凭苏宁单个APP难以覆盖6亿社区人群,引流效果大打折扣,进一步拓宽引流渠道成为必然。
拓宽引流渠道可以是自建的方式,但就目前苏宁小店的现实处境来看,在短期内拓宽引流渠道,选择合作的方式更合适。例如与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合作,依托其9亿用户数据与电商基因,在提升受众面的同时还能提升引流转化率。此外,与腾讯开展合作也是拓宽引流渠道的不错选择,毕竟腾讯手握10亿用户流量。但究竟能否真正展开合作,并取得成效,各方都在期待。
同质化是苏宁小店面临的另一个难题。破解之道便是打造差异化,增强自身应对传统商超、零售店的竞争力。在生鲜服务上,苏宁小店与盒马鲜生、每日优鲜等生鲜新零售功能相近,但却没有自身的特色,这是亟需加强的环节。
总体来看,苏宁小店虽然目前正处于智慧零售第一梯队,但仍有难题待解。
当前,苏宁小店正式独立,成为真正的独立商业结构体,某种程度上可以帮助苏宁易购降低目前的商业成本。与此同时,苏宁小店独自面对未知的市场环境,通过吸引外部资金,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其自身发展壮大的必要环节。
来源: 微信公众号:融中财经 云迦尔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苏宁小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