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毛利率=(终端价-出厂价)/终端价,根据长城证券统计,过去4年涪陵榨菜的经销商的渠道毛利率一直在上涨,如下图。
这极大推动了经销商的拿货积极性和终端推广的力度,成为涪陵榨菜提价成功的关键因素。
定价基础
定价基础是上述定价三方面因素的一个重要支撑。如果没有定价基础,以上的讨论都是空谈。
定价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
企业需要建立怎样的定价决策流程?
企业内部应当构建怎样的定价组织?
定价优势该如何发现以及该有怎样的回报?
定价优势需要怎样的支持工具(IT工具及其他工具)?
为什么是定价,而不是销量或者成本?
“3+1”分析框架帮助涪陵榨菜建立了自己的优势定价,但是对于其他企业而言,优势定价是否同样起作用?如果企业选择投入更多的资源在扩大销量和降低成本上,是否会有更好的效果呢?
答案是,很可能不会。
三位麦肯锡资深专家通过一系列数据统计和数学分析证明了这一点。麦肯锡对全球1200企业(即由全球1200家大型上市企业组成的集合体)5年期的平均经济指标做过统计:平均来看,价格每提升1%,经营利润提升8.7%,杠杆高达8.7倍。因此,提价是撬动这些企业利润增长的最大杠杆。
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
在会计学中,经营利润=营业收入-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假设初始价格指数为100,全球1200企业的固定成本平均指数化后占价格的20.5%,变动成本占价格的68%,平均销售利润率为11.5%。
如果价格提升1%,新的经营利润构成如下:
此时,经营利润的增长幅度为:
(12.5-11.5)/11.5 = 8.7%
也就是说,假设去年这家公司经营利润是11.5(忽略单位),今年为12.5,同比增长的8.7%,完全是由提价1%带来。
相应的,如果调整经营利润中其他部分,可以得出对应的利润增加幅度,如果下图所示。
如果企业经营者手上的资源有限,应该投入到定价能力、降低成本还是提高销量上呢?
从以上分析结果看,是寻求优势定价。
如果把销量问题考虑进来,提价是否会让销量大幅降低从而导致利润下降呢?或者换一种说法,通过降价能否大幅度提高销量从而提高利润?
同样的样本统计数据表明,销量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全球1200企业,如果产品的平均价格降低5%,销量需要增长18.5%才能保证不亏损。此时,价格弹性为-3.7。也就是说,该产品价格降低1%,销量必须得上升3.7%才不亏。
然而,经验表明,价格弹性最大值一般介于-1.7~-1.8之间,偶然情况下会到-2.5,而且是发生在那些遭遇购买冲动的消费品身上。-3.7的价格弹性极为罕见。
因此我们得到如下的结论:企业想要通过打折、降价等薄利多销的方式提高盈利往往达不到预期。
企业在利润增长的手段选择上,考虑的优先顺序应当是:
提价>降变动成本>提高销量>降固定成本
总结
在生活中,打折优惠随处可见,企业经营者和消费者从来不会怀疑“薄利多销”的威力。但是通过对1200企业的研究,数据所展示的结果非常的反常识。
绝大多数的定价问题,最终解决方案都是提价,关键是你怎么证明它。
启示1:
如果你是一名投资者,一定要特别注意那些具备持续提价能力的企业。反过来也成立,即那些频繁通过降价、促销来售卖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必须要予以警惕。
启示2:
如果你是一名企业经营者,应该把更多资源放在培养产品和服务的提价能力上。找准企业产品对于消费者的核心价值点,寻求合适的时机提价,这比盲目的通过降价扩大销量要高效的多。
启示3:
不只是高附加值、极度稀缺或者充满高科技元素的产品或服务才具备涨价能力,很多技术含量较低、可替代性较强的产品,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持续涨价,只因为他们充分认识到了产品的核心卖点,同时抓住了涨价机遇。
定价的概念同样可以移植到职场人身上,每个职场人都期望通过对自身的经营,“出售”给雇主获得一个更高的价格,但极少有人会为了一份更轻松的工作而降低自己的“售价”。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为自己的企业或者自己也制定一个更有优势的定价呢?
(来源:混沌大学 Michael )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涪陵榨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