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服务业中的星巴克深谙人力资源对其运营的重要性,因此相当重视员工的成长性与永续性。除了对直营有福利举措外,属于独资型的台湾(统一集团)、港澳(美心集团)及大陆华北(美心集团)、华南(统一集团)地区,也需提供高于政府法规要求的福利制度,决策时需按照星巴克母公司规定,以员工福祉为第一优先。
另外,方才所提及的“顾客至上”精神,有时会因消费者滥用权益,导致员工权利受损,故门店负责人需在保护门店员工为第一原则的情况下,与顾客不合理的要求做抗衡。
二、门店运营管理
在门店运营上,为保证全球门店的质量一致性,除了生鲜食品及原材料外,星巴克主要原材料(咖啡豆、风味糖浆、可可粉等)均为全球统一供应。
另外,在操作流程上,也充分采用“傻人式”教学。
以标准无客制化的中杯的去冰焦糖玛奇朵为例,在训练员工制作饮品时,能够将流程分为:压焦糖风味糖浆瓶两下,倒入牛奶至杯身自带的第二条线,加入浓缩咖啡1杯,淋上焦糖酱,封盖,出餐。
将制作咖啡的步骤简化,并将原材料包装设计上实现标准化(如:压一下糖浆,每次压出的分量相同;统一使用同种勺子,确保舀出的咖啡豆、调料分量一致等),是星巴克门店运营上保证质量的手法。
另外,在吧台设计上,采用横向方式,将每区块的工作台任务明确(如:小食拿取及加热区;咖啡及饮品制作区;星冰乐制作区等),冰箱等器具的设计也会依照工作台任务做摆放,避免交叉作业造成失误及效率低下。
三、企业社会责任
对于餐饮企业而言,星巴克在企业社会责任的付出是相当完整的。
对于咖啡领域而言,主要两大问题为农民收到财团的压榨以及非永续种植造成产量受损。通过公平贸易及辅佐咖啡农进行永续种植,不但能够保证他们的收益,更能保持咖啡豆在全球的流通平衡。
至于在有争议的社会问题上,星巴克也利用品牌的知名度进行了参与,充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星巴克“真没慌”
中国饮品市场目前呈现大乱斗,各家头部品牌竞争激烈,新进者纷纷加入。
星巴克日前在部分门店推出冰淇淋系列与最新调制饮品,也因此引发许多人猜测:「星巴克是不是怕了?」
其实,冰淇淋系列产品与调制饮品的系列,早在2013年,就已经全面在日本以及台湾地区的门店上市,为亚洲区的特色产品系列。
对于中国地区的星巴克而言,推出这个系列些许是因应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成长时机点,是意料之中,并非“兵荒马乱下的自救举措”。
总结
经过上述的梳理后,亿欧智库认为,星巴克代表的并不仅仅是“咖啡文化”或是“咖啡店”。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去分析,星巴克是一个“一以贯之的文化”与“以人为本的管理”所交织而成的商业模型。
因此,并非卖咖啡了就是要成为下一个星巴克,也并非上市了就会成为下一个星巴克,更非只要高额融资,就有望成为星巴克。
当在探讨谁是中国的“下一个星巴克”时,并不单纯的局限于饮品领域,更多的是需要去看品牌在小至运营的标准化流程,大至企业管理上是否能够从软性(文化)与硬性(规则制定)双向投入,进而发展成稳健成长的企业。
来源: 亿欧网 作者: 李忻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星巴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