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宿”尚不清晰
事实上,屈臣氏“被收购”的传言一直不断。此前就有消息称,腾讯在内的财团正考虑竞购淡马锡拟出售的屈臣氏股份。此外,由于尚未作出最终决定,所以潜在买家不一定会提出切实的报价。估值预期差异可能会让交易难以达成,而淡马锡仍可能决定保留该股份。
据了解,2014年,李嘉诚所在的和记黄埔曾将屈臣氏集团24.95%权益转让给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作价440亿港元。其实,早在2019年1月,就有报道称,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正在考虑对屈臣氏集团持股的选择方案,其中包括部分出售。当时报道称,在收到一些初步意向后,淡马锡正在与顾问合作,研究如何处理屈臣氏25%股权的可能性。
竞争压力凸显
屈臣氏的竞争压力日益显现。据了解,近年来丝芙兰等化妆品连锁店开始在中国市场崛起,对其造成了一定的市场冲击。而内地市场上也出现了诸多这种模式的本土竞争者,甚至比屈臣氏做得还好。此外,电商尤其是跨境电商的发展,也让屈臣氏在产品上的优势逐渐被赶超。
北商研究院特约专家、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对此表示,屈臣氏想要IPO也是有可能的,但目前最大的问题,它的商业模式面临很大压力。“过去消费者对它还较为认同,除了一些市面上被消费者认可的知名品牌以外,还有屈臣氏的自有品牌,性价比较高。如今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它的主要核心价值对消费者逐渐在弱化,在品牌价值和性价比已经不具备更多优势的情况下,发展难度较大。”
对于屈臣氏仍然继续快速扩张市场,赖阳指出,实体店发展的多在过去是优势,但在将来确是包袱,因此很多商业需要进行战略思维的转型。“屈臣氏目前还是传统开店的思维,包括不停的下沉渠道,不停的加大开店力度。表面上是增加市场覆盖率,但实际上,线下的成本远远高于线上的运营成本,因此很难有竞争优势,所以开店多并不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
(来源:北京商报 王晓然 王莹莹)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屈臣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