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星巴克推出春季版“2019星巴克樱花杯”。其中,一款“猫爪杯”迅速走红,成为爆品。从某种意义上说,星巴克的猫爪杯,是整个新零售领域今年春天最吸引眼球的一大营销案例。
猫爪杯营销的底层逻辑
首先,我们要使用一个内容营销框架,方便理解猫爪杯营销事件的底层逻辑。内容营销框架的逻辑分为4层:给商业注入产品基因;给产品注入内容基因;给内容注入社交基因;给社交注入商业基因。
1、给商业注入产品基因:周边产品矩阵与季节产品矩阵
每个企业都希望业绩高速增长,但大多数企业对产品的认知格局有缺陷,往往把产品概念限定在主营产品本身,更不懂得如何建设一个有机的周边产品矩阵和季节产品矩阵,以实现低成本的流量拉新和用户促活。
作为营销高手,星巴克就把商业注入了产品基因。在季节产品矩阵,每年不同季节,星巴克都会专门开发应季食品进行营销造势,比如端午节的“星冰粽”、中秋节的“女神月饼”等。在周边产品矩阵,星巴克还长年坚持做外围的引流型产品——各种限量款或联名款的杯子。
2019年,星巴克一口气推出了粉粉嫩嫩猪猪杯、春日限定樱花杯两大系列近70款杯子。这些杯子保持了日常的营销温度,事先谁也没想到“猫爪杯”会大火。
2、给产品注入内容基因:猫爪杯大火的偶然与必然
猫爪杯是星巴克众多杯子中的一个。它的大火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
必然性在于,猫爪杯巧妙地将星巴克品牌与“她经济”、“单身经济”、“宠物经济”融合起来。星巴克的周边产品矩阵定位是18-25岁年轻女性;中国15岁以上的单身青年高达2.4亿人;2018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约1700亿员,养宠物的人超过5600万人。
猫爪杯和3D人脸打印咖啡一样,具有以下几个内容基因:
与我相关。咖啡还是那个咖啡,水杯还是那个水杯,产品功能没发生任何变化。但是,用户认知发生了变化,这是一款与“我”高度相关的产品。
3D人脸打印咖啡是分享型消费。年轻人都愿意在朋友圈和微博上转发一下,小小秀一下“自己的咖啡脸”。
猫爪杯介入“单身”+“希望受宠”+“我就是萌萌的它”。借假修真、借物抒情,是一种触发年轻女性“求关爱、求表达、求独享”的情绪型消费。
3、给内容注入社交基因:情绪消费的社交自传播基因
什么样的内容在互联网上容易自传播?有三种:喜闻乐见,属于情绪消费。感同身受,属于情感消费。对我有用,属于功利消费。显然,猫爪杯注入了情绪消费的社交自传播基因。
2月19日,正式开卖前的7天,网友自发上传猫爪杯视频,短时间内引爆关注。新媒体跟进报道,在社交网络扩散开来。这应该是一个店员自发上传的偶然事件,大概率不是星巴克官方的安排,却意外火爆社交网络。
猫爪杯之所以大火,必须要提到小红书这类在年轻人中影响力巨大的带货神器。比如花式海底捞网红吃法,几乎每一条都是百万量级的传播,大大降低了海底捞的营销成本,扩大了影响力。
4、给社交注入商业基因:内容营销提升商业转化率
与百雀羚等品牌在微信、微博上,以影响力为策略的社会化传播不同,小红书上的社会化传播,是以转化率为主要策略。
站在互联网的视角:触点即终端,文案即门店。经过精心设计的内容营销,商业转化率非常高。知名品牌限量款成了一触即发的“消费理由”。后续又引发了一系列“抢杯子”的各种剧情和故事,又加重了商业转化率。
总结到这里,猫爪杯如何做到“四轮驱动”,成为一款现象级产品的底层逻辑就比较清楚了。
从猫爪杯营销事件的底层逻辑中,我们可以直观感知到主力消费人群消费偏好已发生变化。显然,星巴克也在主动调整,积极适应这种变化。
中国咖啡市场格局
如果我们把格局缩小到中国咖啡市场,差不多能发现这么几股力量在博弈:以星巴克、中信书店为代表的门店咖啡,肯德基、麦当劳为代表的快餐咖啡,以7-11、全家为代表的便利店咖啡,以雀巢、航空餐为代表的速溶咖啡,以香奈儿、迪奥为代表的美妆咖啡。
还有几股新兴力量:以瑞幸咖啡、连咖啡为代表的互联网咖啡,以一坐一忘、避风塘为代表的茶餐厅,以喜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新茶饮,以江小白、谷小酒为代表的新酒饮,以海底捞鲜小菌、凑凑火锅茶米茶为代表的火锅伴饮。
咖啡市场比较复杂,我们就不展开细细解读了。这里只高度提炼其中最大的一个趋势:餐饮零售化、零售餐饮化。
麦当劳开有甜品店,通常占门店1.5-3%面积,但是能创造10%门店销售收入。所以,在传统餐饮中,饮品是一个重要的辅餐。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星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