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睿咨询近日在芝加哥举办的名为“迎合新时代零食需求”的研讨会上表示,随着电商的渗透,全球2013年至2017年间消费者在购买零食时的冲动性消费呈下降趋势。其中,经常冲动性购买零食的消费者比例从接近30%下降至接近23%。
零食属于冲动型消费属性的商品,有70%的消费者在店内购买零食都属于无计划、冲动型消费,传统零售商通常会通过吸引眼球的包装来刺激消费者购买。冲动型消费的下降对传统零售商来说,意味着以往线下的刺激眼球的营销方式正在失灵,需要调整营销手段来提升销售额。
欧睿咨询食品与营养行业经理Jared Koerten表示,线下零售商主要通过在收银台附近摆放更吸引眼球的零食的方式,来提升消费者的冲动型消费。在线上,零售商则需要通过加大在个性化推荐和搜索优化方面的投入来诱导消费进行购买,因为大多数消费者在网上寻找商品时通常只看第一页的搜索结果。
另一方面,沃尔玛、亚马逊等平台推出的即时送达服务,也是一种促进消费者消费的方式。据麦肯锡,1小时内送达商品的服务除了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外,还能增加销量。
沃尔玛于2016年在美国推出了Online Grocery Pickup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沃尔玛手机应用在附近的门店里下单,订单金额超过30美元时,门店会免费根据应用提供的定位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所在位置,可以是路边的车里,也可以是家里。
除了零售商,大的食品和饮料公司也试图通过提供运费优惠的方式来减少消费者在线购买零食时的购物障碍——通常一袋零食的价钱可能跟运费相当。美国即时杂货送货服务平台Instacart和Shipt上常有零售商提供各种形式的运费优惠。
也有零售商想要通过在线上营造更有互动性体验的方式增加冲动型消费。通用磨坊和合作的电商平台或合作伙伴常用推出家常菜谱的方式来刺激消费。例如当用户把蛋糕粉加入购物车时,会收到一份与之相关的甜品类菜谱,同时会在菜谱中附上乳酪等食品材料的购物链接。
玛氏曾在淘宝通过推荐订单相关冲动型消费品的方式提升销售额。当用户在结账时,玛氏会在下方推荐一些冲动型产品,并匹配一些优惠或包邮政策。这样搭售推荐的营销方式现在在外卖平台和各电商平台也很常见了。
(来源:好奇心日报 张丹)
搜索更多: 零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