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曾经引领全球衣着潮流的“时装之王”思捷环球 (00330)发布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期业绩,然而情况却依旧不太乐观。
智通财经了解到,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6个月,思捷环球实现营收67.66亿港元,同比下降15.84%。较去年同期亏损9.54亿港元相比,思捷环球股东应占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7.73亿港元,同比增加85.85%。对比目前思捷环球市值33.97亿,也就是说,这半年内,思捷环球已经营亏损了公司的过半市值,情况十分不乐观。
俗话说,股价短期看供求,长期看盈利。据智通财经整理思捷环球历年中期业绩看出,2002-2008年间,公司业绩驶上快车道,并且在2007、2008、2009三年间达到鼎盛时期。然而自2008年公司业绩触及顶峰后,便开始一路下滑。盈利如此,股价自然也就不例外,这近20年里,思捷环球完美地上演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世事变迁。
要知道,思捷环球从一个小公司步步耕耘,到市值最高时,能够一口气买下安踏(02020)、李宁 (02331)、特步(01368)、361度 (01361)和中国动向 (03818),如今却沦落到这步田地,真心引得投资者可惜。
眼看他起高楼
提到思捷环球的兴衰史,则必然离不开曾经的知名品牌ESPRIT。
该品牌于1968年由北面(North Face)的创始人Douglas Tompkins创立,在1980年代成为了美国青少年的流行爆款,高峰时期该品牌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ESPRIT对于中国的80年代人群来说也应该不陌生,该品牌于1981年入驻香港,十年后于1992年进入内地市场,也成为了不少80年代人的青春记忆。
思捷环球最早为该品牌在中国的采购代理商,后来公司的业绩起飞则是由ESPRIT在国内市场的打开而带动。
智通财经了解到,1993年,邢李原带着该品牌的亚洲业务和资产赴港交所上市,并在1997年又收购了ESPRIT的欧洲业务。而带领公司上市的这位前公司老板邢李原,则也曾因其是林青霞的丈夫而被许多人熟知。
在随后的十余年中,思捷环球业绩不断突飞猛进,在2008年达到顶峰。而2008年也同时成为了思捷环球命运的转折点,如果追溯历史到现在来看,引爆此次业绩转折的触发点,则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
而自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思捷环球经营开始受到冲击,据该公司披露,许多客户在危机中资金流紧张,无法下单,部分客户甚至出现破产。由此而引发的后续反应则是批发渠道受阻,导致了大量存货的积压,公司不得不开始低价清货。然而另思捷环球无法想到的是,在这个决定之后,公司开始走上了没落的轮回之路。
眼看他楼塌了
业绩一路下行之下,管理层开始“投石问道”。2012年9月,思捷环球以4035万港元的天价薪酬邀请Zara主帅马浩思出任CEO。在这之后,随之而来的还有Zara母公司印地纺的另外三名高管,在随后的几年里,公司日渐形成了“Zara帮”,四年转型计划正式开启。
然而,马浩思的出任似乎未能力挽狂澜。因为曾创造奇迹的“Zara”模式,在ESPRIT的身上也显得有些水土不服。随后的几年里,思捷环球继续一路下跌,期间也迎来了一波管理层退出的“大浪潮”。最先退出思捷的,则是带领公司上市的邢李原,其先于2006年辞任主席,成为非执行董事,当时公司还处在上升期。随后于2008年1月公司处于顶峰时辞任非执行董事,全面退出了管理层。
2009年,Esprit品牌总裁Thomas Johannes Grote、北美洲总裁Griffith也递交了辞职申请,自此三位创始人全部退出。而在2018年,Esprit正式发布公告称CEO马浩思离开公司,由曾任New Look CEO 的Anders Christian Kristiansen接任。随之一同离去的,还有前产品总裁Rafael Pastor Espuch、以及审核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José María Castellano Rios。据此,思捷“Zara帮”分崩离析,截至目前仅剩2人。
与此同时,自Anders Kristiansen接棒后,则再次进行了一大波裁员。据Anders 此前在给员工的公开信中表示,受市场环境影响,思捷环球将调整战略方向,进行大裁员。其中,ESPRIT德国高管裁员近半。除减少员工人数外,Esprit也将暂停欧洲和香港的开店计划。
据智通财经了解到,最新数据显示,思捷环球于去年9月10日已被调出港股通。由于投资者不能通过港股通对被调出港股通的股票进行买入,只能进行卖出操作,对于思捷环球市值无疑又是另一重打击。自此来看,距离2008年鼎盛时期的2018年,对于思捷环球来说是巨星陨落的标志性一年。
共2 页 [1] [2] 下一页 第1页 第2页
搜索更多: 思捷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