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三大食品公司卡夫亨氏(Kraft Heinz)给旗下两大品牌——亨氏(酱料品牌)和 Oscar Mayer (加工肉品牌)的商誉减值 154 亿美元,这直接使得它第四季度净亏损了 126.1 亿美元。商誉减值可以理解为在公司合并或收购完成后,预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降低进行的减值。
卡夫亨氏的 CFO David Knopf 说公司在考虑出售那些低毛利或者没有竞争优势的品牌。卡夫曾经的重要品牌如 Jell-O 甜点和 Kool-Aid 调饮都和当下的健康饮食趋势背道而驰。Oscar Mayer 的热狗肠和卡夫品牌旗下的 Mac & Cheese (一种速食芝士通心粉)在销量下降多年后终于重新增长,但是该产品利润率很低。
这可能是 2015 年卡夫和亨氏合并之后,遇到的最大的压力。2015 年,在 3G 资本的主导下,刚拆分完国际业务的卡夫和 3G 资本收购的亨氏公司合并。两年前,3G 资本企图再出旧招——合并扩大规模、整合资源再削减开支,试图让卡夫亨氏收购联合利华。但联合利华因为卡夫亨氏出价太低拒绝了收购。
3G 资本控制下的卡夫亨氏通过债务驱动的收购和不断削减成本来获得盈利,弥补收入或内部投资的不足。但是,这种策略正在遭到怀疑。
批评者认为卡夫亨氏背后的 3G 对公司旗下品牌投资不足。JPMorgan 的分析师 Ken Goldman 说卡夫亨氏的预算收缩策略过犹不及,破坏了品牌价值,促成了这次品牌减值。“投资者们多年来都在思考,3G 那套勒紧裤带的模式最终会不会让品牌资产受损。”他认为这次的商誉减值让这个问题有了答案。
一年前,3G 资本因为让卡夫亨氏保持高运营利润率而为人称道,不过代价也很明显——一年半内关闭了 6 家工厂削减了超过 7000 个工作岗位。另外,卡夫亨氏采用零基预算法(zero-based budgeting),即不参考过去的预算,从零开始考虑各费用项目的必要性。
当然,除了治理方式之外,卡夫亨氏还有其他问题:过于依赖北美市场,近 80%收入来源于此;面对市场变化反应更慢,直到 2018 年才设立创投基金,寻找外部创新项目。
卡夫亨氏第四季度业绩未达到分析师预期:销售额为 68.9 亿美元,同比增长 0.7%;当季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下降 14%,公司称这是因为北美市场原料、运输等成本上升的缘故。卡夫亨氏 2018 年全年销售收入为 262.6 亿美元;因为商誉减值而亏损 102.3 亿美元。消息公布后 2 月 22 日盘初,卡夫亨氏股价下跌超过 28%。
卡夫亨氏表现不佳使得它的的第一大股东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 2018 年损失了 27 亿美元。
(来源:好奇心日报 董芷菲)
搜索更多: 卡夫亨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