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德龙中国的“婚讯”频繁传出,看来这个来自德国的老牌批发零售商对中国业务有点着急。
虽然绯闻满天飞,但介于麦德龙中国已官宣“择偶”标准,因此锁定一个目标并不算难事,难的是尚不得知双方会以什么样的合作方式开始这段“跨国婚姻”,以及中国业务发展日渐被动情形下,如何利用伴侣的资源盘活既有的市场。
零售专家认为,麦德龙在中国发展不理想迫使其甩掉包袱,双方能否对价格满意才是结束拉锯战的关键。
四传绯闻
这是麦德龙最近半年来第四次传出中国业务即将有所变动的消息。2018年9月份,外媒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德国知名批发零售超市麦德龙正在评估中国业务,包括出售股份和寻找合作伙伴等事宜。2018年10月份,麦德龙再次传出正在与银行洽商为旗下中国业务寻找一家合作伙伴。 2018年11月2日又爆出麦德龙正在与腾讯洽谈合作事宜,具体消息将于不久后公布。
此次情人节再次传出绯闻,麦德龙中国方面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麦德龙寻找拓展自身业务能力的战略合作伙伴,目前处于早期,不予置评。”而这次的绯闻对象是近几年来热衷于收购、改造传统零售业的阿里,不过阿里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回应称,“对市场传闻不予置评”。
麦德龙否定了出售业务的传闻,但也直截了当的表明了需要在中国市场找到一个“互补”的合作对象。麦德龙集团全球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奥拉夫·科赫(OlafKoch)2018年11月时接受了第一财经记者专访中透露了选择合作伙伴的原则,“关于合作伙伴,我想讲一下我们的原则,我们不是在寻找金融的投资者,我们寻求我们的能力延展。只有我们在本地真正找到合作伙伴开始谈的时候,才可能确定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合作,也说不定是联盟模式。目前,我们没有任何结论。有一个前提条件,如果我们开始与别的合作伙伴合作,那么这个合作一定要比自己单干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
作为全球现代商对商批发业务的先驱,1996年,麦德龙在上海开设了它在中国的第一家现购自运批发商场,仓储会员制业态给中国带来了全新的商业理念。迄今,麦德龙在中国的59个城市开设了95家商场,2017/2018财年销售额达27亿欧元。麦德龙中国目前专注发展O2O商场、食品配送服务及福利礼品三大业务。据媒体报道,过去一年,麦德龙中国市场的业务整体增长约2%。
不同于其他零售商的是,麦德龙虽然也服务个人消费者,但更多针对酒店、餐饮、中小零售商和企业食堂等B端客户,这是麦德龙的不同之处也是优势所在。但中国当下的零售热点集中在灵活的小业态、便捷的O2O,以数字化解决消费需求问题,这是身形巨大的麦德龙不擅长的事情,奥拉夫·科赫在上述采访中也直截了当的表示,“如果说这个合作伙伴能够给我们增加能力或者是补足我们的能力,我们就会选择对方。”
零售专家胡春才认为,麦德龙在中国并不理想的生存状况正迫使其甩掉包袱,而对实体商业给予厚望的阿里有存在接手麦德龙中国业务的可能性,但重金布局线下零售的巨头并非阿里一家,互联网企业均在大数据与技术方面做文章。
谁有能力接“绣球”
当曾为中国市场带来先进模式的外资超市黄金一代纷纷谢幕时,已经渗透到实体领域的电商企业反而引领着新一轮的创新。手握消费大数据和科技技术的电商企业切入到线下后,大有成为零售赛道中超车者的趋势,电商企业让加入自己阵营的商超近距离接触消费者,相较于此前实体商超难以根据消费数据描画出用户画像,商超开始依赖电商企业获得更精准的消费客群。
事实上,麦德龙中国总裁康德 Claude Sarrailh在今年1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麦德龙理想的合作伙伴的更为具体的“画像”:一是可以让麦德龙更接近客户;二是可以在数字化方面帮助麦德龙快速提升;三是可以帮助麦德龙获得更适销对路的商品和改善供应链。“绣球”已经抛出,谁有能力接到呢?
麦德龙中国需要借助这一联姻达到三重目的,离客户更近是首个目的,这一客户既包含C端个人消费者,也包含B端小型客户,这也意味着对方必须既具备O2O能力,也包含B2B的业务。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上游链接着供应商,下游则与消费者直接对接,掌握着生产端与消费端数据。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麦德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