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上述生产商所言,不同于零售端品牌力的驱动,特殊渠道的布局更加依赖销售团队的能力。可口可乐与百事公司目前在国内都有了本土合作伙伴,前者将瓶装业务交给了中粮集团以及太古,后者则选择康师傅,为其负责非酒精饮料的生产、销售和分销。这背后也有两家公司借力本土企业开拓并稳固市场的考量。
转型的新战场
饮料行业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可口可乐与百事公司如今会更加珍惜任何一个渠道机会。这背后是碳酸饮料市场增长乏力的不争事实,未来除了抢夺渠道,两家公司还将面对新的竞争赛道。
曾经风靡全球的碳酸饮料,如今被新生代消费者称为“肥宅快乐水”,背后“不健康”、“致肥胖”的意味明显,相对于此,“90后泡枸杞”的梗也成为消费需求变化的真实写照。
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数据显示,我国碳酸饮料产量2014年达到1811万吨的巅峰,此后出现持续三年的下跌,2017年碳酸饮料产量跌至1744万吨。
可口可乐与百事公司近几年也一直深受碳酸饮料市场萎缩的困扰。2017年可口可乐实现净收入354.1亿美元,同比下滑15%;净利润为12.48亿美元,同比下滑81%;百事公司2017年的净利润下滑至48.57亿美元,同比下滑23.26%。
最近的一组数据是,2018财年三季度,可口可乐营收为8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但有机收入同比增长了6%。可口可乐称,零糖类产品、Fuze茶以及包装水smartwater等品牌表现强劲;百事公司的2018年第三季度的净收入为165亿美元,同比出现了1.5%的增幅,该公司将其归功于北美地区消费者对于茶、佳得乐等饮料的需求增长。
在两家公司全球的大盘子中,中国依然是具有增长潜力的重要市场。朱丹蓬认为,未来两家巨头之间的角力将从此前的产品、营销、渠道、服务延伸到转型上,即如何转型成为一家产品健康化和多元化的饮料企业。
两家公司也在提速转型,可口可乐在市场端的动作更为频繁。一向喜欢“买买买”的可口可乐仅在2018年就先后收购了咖啡公司Costa、澳洲公司Organic&Raw旗下的MOJO康普茶、并推进收购尼日利亚果汁公司Chi、还传出收购麦芽奶饮料品牌“好立克”的消息。大举收购的同时,新品战略也同时展开,2017年新CEO上任后,可口可乐共推出了500多款饮料新品。
在中国市场,可口可乐先后推出了雪碧纤维+、淳茶舍、纯悦神纤水、可口可乐纤维+、水果茶调味饮料“唷茶”等众多新品,另外还将一些全球市场畅销的产品大量引入中国,例如咖啡品牌乔雅、功能饮料Monster等,可口可乐还透露,高端饮用水是该公司下一个选择。
百事公司也寻找更多细分领域的机会。2018年百事公司宣布以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气泡水机制造商SodaStream,来扩大公司的产品组合,这项交易预计将在2019年年初完成。在中国市场,百事公司也推出了无糖黑罐可乐。
在王宏看来,在多元化和细分化上,可口可乐的速度明显快于百事公司,这与双方经营策略有关,由于只专注饮料板块,因此可口可乐的“去碳酸化”决心似乎更大。不过,王宏也称,如今消费多元、需求多变,饮料大单品时代再难来临,这也是可口可乐多条腿走路的原因。“非大单品时代的难题就是,迎合消费者需求的难度变得更大,失败率也更高。”
这也是摆在两家巨头面前的问题:对于创新和多元,消费者买账吗?此前,另有一位跨国食品公司产品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在中国市场,食品行业新品存活率仅为5%。
(来源:经济观察报 阿茹汗)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可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