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至2018年,天津百货业受经济放缓、廉政政策、同业竞争加剧以及电商分流共同影响,销售业绩由高转低,增长乏力。
据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8年,百货业销售增速由43.6%逐步转向-10.2%的负增速。百货业销售在2010年至2013年稳步增长。2013年开始,电子商务和新兴业态开始崛起,百货业增幅收窄,并在2014年首次出现负增长;2015-2017年由于一些知名商场的关闭、调整经营业态以及老字号百货转型滞后,拖累整体销售继续维持低增速。
国际商场、劝业场、新世界百货、滨江商厦、滨江购物中心等传统百货则由于长期以来受经营和管理体制制约,经营模式无显著特色,加之宣传促销力度不够,市场竞争和消费吸引力下降,导致业绩下滑。国际商场今年联营品牌不断减少,减少了零售面积,同比降52.5%;月坛商厦内部调整,撤柜较多,同比降22.3%;劝业场虽在节假日期间开展多种特卖商品促销活动,但销售较往年仍不乐观,同比降21.4%;滨江购物中心、新世界百货和滨江商厦同比分别降24.6%、19.1%和23.4%。
12月份,正值年末岁尾,“圣诞”、“双十二”以及节前购物高峰共同拉动百货销售环比大幅增长。全市监测的23家大中型百货店整体销售9.2亿元,同比降14.0%,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9.5个百分点。重点监测企业中,友谊5家店受友谊新天地店庆促销影响,同比降33.6%。海信广场开启“VIP年终回馈”,主打圣诞主题活动,各大品牌活动丰富多彩,拉动销售,同比增14.7%。中原百货喜迎92周年店庆,各品类折扣力度空前,同比增1.0%。其他百货中,除伊势丹南京路店、金元宝滨海国际购物中心、时尚新世界购物广场销售同比小幅增长外,剩余企业同比均有所下降,降幅在20.0%左右。
大众百货同比降幅最大。从监测结果看,2018年大众百货销售同比降幅最大。大众百货经受着电商等其他新兴业态冲击,较同期销售持续呈下滑趋势,销售59.8亿元,同比降14.1%。高端百货以其独有的品牌、文化和高层次消费群体,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市场占有率,销售38.7亿元,同比降2.0%。12月份,高档百货销售3.7亿元,环比增16.2%,同比增5.0%;大众百货销售5.5亿元,环比增29.2%,同比降23.3%。
国营百货销售同比降幅最多。2018年,各注资类型百货同比均有所下降,其中,国营百货销售同比降幅最多,其次为民营百货和外资百货。国营百货售额56.1亿元,同比降10.9%;民营百货销售24.3亿元,同比降10.1%;外资百货销售额18.1亿元,同比降5.4%。12月,各注资类型百货除了民营百货同比增0.9%外,国营百货和外资百货销售同比分别降21.2%和6.5%。
(来源:天津市市场信息中心)
搜索更多: 百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