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人不散
2015年7月,原北京7-ELEVEn高管王紫带着近30位管理层集体离职,另起炉灶,创立了邻家便利店品牌,并在一年内迅速将门店开到60家。
但好景不长,2016年10月,王紫带领部分员工再度离开了邻家,并加入由斑马投资创立的便利蜂。也就是在此时,刚成立不久的上海邻家也面临大撤退,5家门店全面关闭,邻家方同时称“要主攻北京市场”,但实际上,北京的便利店市场十余年仍不成气候。
2018年8月,邻家168家门店轰然倒塌,成为因出资方善林金融爆雷而猝死的第一家大型便利店连锁企业。但在更多业内人士认为,邻家出现问题的原因还是在于缺乏自我造血的能力。“便利店本身就是高投入、回报漫长的行业,邻家虽已开放加盟模式,但此前一直亏损严重,故股东出事后一直没有新的资本进入。”
正如媒体三令五申,便利店的确是门慢生意。从业务层面来看,连锁便利店品牌都需要通过规模化来实现盈利,而早前曾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区域便利店盈利的平衡点一般在200-300间左右,且规模化以后,对于门店选址、供应链的能力、人员培训与门店服务都有更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一旦便利店的上游资金链出现问题,企业只能选择关停门店来及时止损。
而在邻家倒下后,媒体对于王磊也颇为关切,更是一度报道出“邻家便利店将由物美收购”的传言。10月15日,《联商网》爆料称,“邻家便利店CEO王磊已带领邻家部分高管团队到物美进行入职报到”。但此消息在后期被王磊本人证实为假消息,物美相关负责人也在之后回应:“物美没有收购邻家”。
可以说,随着多点便利店的面市,王磊与曾经的邻家重返战场。
2018年10月,北京市商务局等七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19条新措施,计划未来三年左右实现全市便利店数量达到6000家。于此同时,7-11、便利蜂、好邻居、苏宁小店等品牌的扩张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目前来看,物美便利店与多点便利店的下一步计划尚不明晰,物美团队对此也仍不回应。但从当下的市场规模与政策预期来看,北京便利店的市场空间足够充足。对于“邻鲜团队”而言,如何更好利用物美的供应链体系、在“邻家”原有的商品结构上寻求平衡,或成为新的挑战。
(来源:中国企业家 记者谢芸子 本刊记者王雷生对文章有贡献) 共2页 上一页 [1] [2] 原邻家便利店CEO担任物美新便利店品牌公司经理 物美将推另一个便利店品牌 门店资源来自原邻家便利店 张文中再现摧城拔寨式收购 物美接盘邻家便利店? 延续强势收购风格 物美接盘邻家便利店 邻家便利店闯出“鬼门关”物美发力小业态店 搜索更多: 邻家便利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