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烤鸭闻名的全聚德,从2013年开始,营收、利润再无增长。近期,曾在2014年以14元/股左右入股全聚德的知名风投机构IDG,在目前浮亏超过15%的情况下,准备清仓式减持5.63%股权。
全聚德的生意很简单,挂炉烤鸭,通常一只卖200-300元,另加10%服务费。因为有一定的品牌效应,成为到京人群的消费选择之一。尤其是,2005年后,国内基建热火朝天,地方官员都要跑北京拿审批,全聚德这样的高端餐厅成为重要的商务宴请场所。也因此,全聚德在2007年上市之后也有过业绩年均增长 20%的景气时期。
只是,作为餐饮企业,单店收入的天花板是很容易触碰到的,要么提高价钱,要么提高翻台率。对全聚德来说,商务宴请几乎没有提高翻台率的空间,而 2012 年底出台的限制公务消费的“八项规定”更是直接打击了提价能力。
在“八项规定”出台后,全聚德、湘鄂情、茅台、洋河等高端消费品企业的业绩都大受影响。
为了拓宽业务、寻找新的增长空间,全聚德也做过一些尝试。
首先,在单店增长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它开了更多的店。2007年上市时,全聚德有9家直营店、55家加盟店;而现在有45家直营店,68家加盟店。换言之,12年增加了49家,每年只增加4家。而且并没有实现异地复制,80%的收入还是来自北京。
其次,2016年它推出了外卖业务,推出了外卖平台“小鸭哥”。但直营外卖、昂贵价格、运输途中口感变差,让它无法跟美团、饿了么平台上的平价餐饮竞争。根据 2017 年财报,外卖业务只进行了 1 年多,收入 36 万,亏损 243 万,全聚德停止了这个业务。
所以,它现在主要就是接待旅行团的团餐餐厅,利润当然上不去。2013-2017 年,营收为从 19.02 亿跌到 18.6 亿;净利润则来回反复,2016 年 1.5 亿、去年 1.36 亿。
全聚德的停滞不前,也折射出更多关于餐饮消费的变化。
在住房、医药、教育占了居民绝大部分可支配收入的情况下,同样是卖鸭子,贵的烤鸭卖不动,但便宜的周黑鸭、绝味等等品牌持续高增长,都在近年纷纷上市了;而且可选的消费品类变得更多了。
在这个变化趋势中,中式餐饮门店做起来的,反而是像呷哺呷哺这样的低价火锅,以及大快活、大家乐这样的快餐店。原因也简单:便宜、容易复制。
呷哺呷哺把曾经人均 100 元以上的火锅生意,做到了人均 50 元以下,品类也足够多,13%的净利润率比翠华、小南国都高出一筹。大快活、大家乐在香港维持多年增长后,也停止了增长。
但不幸的是,全聚德并没有选择调整烤鸭产品、推出新产品,也没有做低价品牌,增长停滞也就难免了。
(来源:好奇心日报 姚书恒)
全聚德业绩低迷转型难 IDG资本清仓“烤鸭第一股” 全聚德“后院起火”:第二大股东IDG清仓2亿股票 全聚德遭IDG资本清仓式减持背后:募投项目无一达预期效益 全聚德,还能代表北京烤鸭吗? 连全聚德烤鸭都卖不动了 从烤鸭之王跌落神坛用几步? 搜索更多: 全聚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