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步调与挑战
虽然拥有多年基础,但再次发力商业的世茂,需要面对的挑战并不少。至少与十多年前相比,如今内地商业地产发展已不可同日而语。
一方面恒隆、九龙仓、新鸿基等不断加大内地投入,另外万达、华润、龙湖、新城等内地开发商也各自迅速扩大规模、抢占市场,内地商业地产的竞争正日趋白热化。
不过,许荣茂素来强调稳健,因此世茂并没有采取万达式快速复制的方法进行扩张,为避免大量资金沉淀带来的财务压力,世茂选择从改造已有存量物业入手。
据了解,世茂商业目前可改造的商场面积有百万平方米,上海世茂广场的改造模式有望被复制到全国符合改造条件的项目中。
实际上,从2016年起,世茂就开始有针对性地对下属各商业广场开展品牌调改工作。
半年报显示,济南世茂广场于2017年9月完成30%品牌调整及业态升级,实现全场销售额同比24%的增幅,厦门世茂Emall调整商场定位,结合相应的招商调改和业态升级,实现销售额同比60%以上的增幅。
新增项目方面,世茂则更多偏爱写字楼,并着力于四大产品线之一的“国际中心”——即包含商业(含酒店)、办公、酒店式公寓在内的大型综合体项目。
2016年,世茂以88亿拿下南京河西G11地块,根据规划,项目总建面77万平方米,集高端商业综合体、写字楼、大平层住宅、酒店式产权公寓和超五星酒店为一体。
2017年,世茂再斥资239.43亿元拿下位于深圳龙岗大运新城核心商务区的商业用地,计划打造办公、商业、旅游、科普展示、公寓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并建设超600米高的深圳第一高楼。
有世茂商业的内部人士透露,过去世茂做商业大多是依附住宅开发的被动行为,现在从前期拿地、投资设计,到后期的招商、运营,公司内部都有完整的团队跟进执行。
值得一提的是,与世茂房地产一样,在管理模式上,世茂商业采取的是区域和城市公司形式,一方面可以与开发业务协作发展,另一方面运营模式一旦成熟,也可通过管理输出的轻资产模式辐射周边城市。据了解,9月份世茂首个轻资产输出项目就已落地扬州。
资本化铺路
无论是购物中心、办公楼还是酒店,对有着敏锐金融触觉的世茂,将旗下优质物业对接资本市场无疑才是最终目的。
一直以来,世茂商业也不乏金融方面的创新与尝试,并且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2016年5月9日,世茂集团宣布携手博时资本,以旗下多家五星级酒店为平台,发行了“博时资本—世茂酒店资产证券化项目”,总规模达26.9亿元,刷新当时国内已发行酒店资产证券化项目产品的最大规模纪录。
2017年4月25日,世茂成功发行“上海世茂国际广场责任有限公司2017年度第一期资产支持票据”,金额为65亿元。这是全国银行间市场首单商业地产公募资产证券化项目,也是世茂首次试水公募ABN,而融资标的项目正是上海世茂国际广场。
虽然成功发行了酒店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但在许荣茂的规划中,分拆酒店上市是多年前就曾提出的计划。
2011年5月,世茂房地产曾高调对外宣布,已向港交所作出初步查询有关酒店业务在主板独立上市的可行性,计划分拆旗下的五星级酒店资产,以旅游地产概念上市。
然而,作为流动性较差的重资产,国内酒店的投资回报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资本市场对酒店资产也并不看好,世茂的酒店上市路经过几番辗转,走得并不顺利。
从现在酒店业的盈利情况来看,中端酒店由于成本较低盈利情况是最好的,而高端酒店由于成本和房价相对较高,很难长期保证可观的入住率,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以高端酒店作为资产证券化的试验田,能够实现重资产的及时变现,减轻资金沉淀压力。
不过,世茂也并未放弃上市计划。
今年8月,许世坛就曾透露:“分拆酒店商业是我们一个长远的目标,但首先需要规模达到一定的量。这可能需要两三年甚至三四年,目前先把业绩包括租金的回报期提高了以后,规模大了以后,再来考虑这个分拆的事情。”
中期报告显示,上半年,世茂房地产在酒店、租金和物业管理及其他收入为18.98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4.7%,增幅比去年全年略有下降。
对此,许世坛更多地将增长放在了2019年后,据其透露,随着未来世茂多家酒店的入市,2019年开始酒店租金每年都会有30%的增长。
退一步说,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加大,房地产开发贷、公司债、地产基金和资管计划等融资渠道收紧,房企通过发行CMBS、类REITs等不动产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创新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不失为最优的选择之一。
另一方面,国内金融环境也逐渐开放相关产品的发行。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商业地产资产支持证券共发行35单(包括资产支持票据),规模897.67亿元,分别为2016年的2.69倍和2.53倍。
(来源:观点地产网 黎倩)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世茂商业:用商业开辟城市新空间,打造都市生活实验田
世茂商业变身术
红海起航,世茂商业价值创新,布局城市生活
塑造多元城市生活,老牌世茂商业将有大动作?
吴凌华:世茂商业未来会呈现什么形态?
搜索更多: 世茂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