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环外的大型购物中心正在越来越多。
从近郊到城六区的边界,分布着龙湖、万达、华联等综合商业体。百度地图2016年发布的《北京市购物中心报告》中指出,在监测的163家调研对象中,尽管绝大多数购物中心分布在四环以内,但五环外因面积较大,购物中心数量占比也达到了28%。
图片来源:百度慧眼
1、购物中心“郊区化”
2015年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发布的北京人口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人口分布呈现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的特点,五环外常住人口达1097.9万人,占全市的51%。外来常住人口向外拓展聚集的特点更加突出,其中有65%的外来常住人口住在四环至六环间。
随着人口郊区化的,是京郊大型购物中心的相继建立。
《零售老板内参》APP(微信ID:lslb168)发现,2014年之后,龙湖天街、万达广场等连锁购物中心品牌在郊区进入快速拓展阶段。
这些北京近郊地区的大型购物中心具有某种共性:
面积大。这部分区域的购物中心以区域型为主,面积通常大于10万平方米,上述表格内的代表性购物中心平均面积更是达到了20万平方米。作为对比,位于城市核心区的西单大悦城和王府井百货面积分别为10万平方米和3.9万平方米。
布局沿交通干线伸展。四环外购物中心主要沿高速路、地铁线路或城市主路分布。
这种区位的共性除了受北京公共交通(地铁、公交线路)外延影响,与北京市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也密不可分。据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汽车保有量已达564万辆,居全国第一。
与城市核心地带的购物中心不同,四环外道路更加宽阔,楼宇之间距离更加开阔,步行成本变大。加之购物中心常位于城市主干道,交通便利,车位充足,车轮上的便利在这里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复合业态属性更强。由于拥有更大的面积和开放式空间,这类购物中心往往对于亲子互动、室内运动项目、超市、书店、家居卖场等空间需求更高的项目包容性更强,也利于开展主题活动和展览,以丰富购物中心的文化娱乐属性。此外,此类购物中心相对来说环境更为独立,在整体动线设计上相比更为通透,也能带来更好的消费者体验。
除了人口的流动,政策对于商业地产的调控也是促使购物中心郊区化的因素之一。
今年9月发布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8年版)中标明,中心城区关于零售业范围内,东、西、北四环和南三环路以内,禁止新建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设施;中心城区关于批发业范围内,东城区、西城区禁止新建和扩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禁止新建建筑面积在1万平米以上的商业设施。
这意味着即便是小型也有几万平米的购物中心今后在城六区不会再有新的增长点,只能在现有存量上进行改造升级。 共2页 [1] [2] 下一页 郭增利:中国购物中心最显著的特点是环境变化快 报告称广州年底有三家购物中心入市 一个微型社会里的无限可能,“购物中心+”有几种畅想? 2018年9月全国开出66个购物中心 同比下滑20% 壕无人性!这些购物中心直接把公园搬进了商场… 搜索更多: 购物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