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零售业频道 >> 正文
安踏掌舵人丁世忠:要做世界的安踏

  “我从小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很好胜,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一种比别人更强的好胜心。”丁世忠话语里的底气,似乎远远大于福建人的低调。

  最近,丁世忠有点忙,除了召集手下开各种会议,还要时刻浏览网络上的消息。是的,随着9月12日,国内体育用品排名第一的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020.HK,下称“安踏”)在港交所公布了“一则收购的内幕消息”,整个中国的体育用品圈子乃至企业圈都沸腾了。

  网友的态度,足以用震惊二字来形容。“安踏买下了始祖?”“李大爷要哭了!”之类的议论充斥了坊间。

  “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这是安踏掌舵人丁世忠的梦想。今天,他似乎离这个目标不太远了。

  01:我选择,我喜欢

  晋江商人似乎天生就有一种企业家的气质。尽管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但他们嗅觉敏锐、敢闯敢拼、勤奋精进——这在过去十年造就了晋江品牌的勃勃生机,也使它们从草创阶段逐渐迈入资本层面。丁世忠这半辈子就是这样的写照。

  丁世忠1970年出生,福建晋江人,现为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除了喝茶,福建人还深具做鞋的基因。丁世忠从小在父亲的鞋作坊里耳濡目染,眼睁睁地“看着家里人以极低的价格,将半手工制作的鞋作为OEM订单,提供给国际大牌,再以高价销往世界各个角落。钱都被人家赚去了。”当时的小丁愤然,他开始隐约浮现“做自有品牌,做内销市场”的念头。而在当时,这是一个大胆又疯狂的想法。

  17岁时,他带着向父亲借的一万元和600双鞋到北京推销。1994年,丁世忠揣着赚到的20万元回晋江,加入了岳父丁思忍创办的安踏公司。“那时的安踏,商标仅仅是简单的汉语拼音,甚至没有进行注册,一年的营业额也只有几百万。”

  1999年,丁世忠力排众议,花80万重金聘请世界冠军孔令辉担任安踏品牌代言人,并赌上了全年利润在央视大打广告。那时的安踏,销售额不过5000万元,利润只有400万。出人意料的是,那一次的赌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丁世忠推出“我选择我喜欢”的品牌口号,并在国内率先开创了“体育明星+央视”的营销模式。品牌的提升拉动销售的强劲增长,营业额迅速从2千多万突破了2个亿。晋江的其他品牌开始争相效仿,这个弹丸之地也迅速聚集了前来淘金的广告人与明星经纪人。

  从那以后,安踏完成了从生产到品牌批发的构建,并着重在二三线城市渗透。“我们需要变成价值链的领导者。”丁世忠说道,面对越来越多的模仿者,他时时思考着如何跑得更快,在竞争愈演愈烈的晋江占据先机。

  02:改革“先从去家族化下刀子”

  但一段时间后,企业高速的发展开始出现问题——快速增长的营业额,不断膨胀的团队,内部管理体制的制约,自身培养人才的速度——都让丁世忠开始思考“去家族化”这个安踏绕不开的坎。

  2006年起,安踏高层“横下一条心”花了大量精力,与咨询顾问们一起发现和解决问题。

  那段时间里,安踏的各个部门充斥着西装笔挺、喷着淡淡古龙水的咨询顾问们:科尔尼帮公司规划了战略,浩腾代理了媒介投放,毕马威担任了会计,智威汤逊则外包了品牌管理。

  “安踏未来的定位一定是多品牌的管理公司”,丁世忠多次强调。站上资本竞逐的竞争层面后,他所要做的,就是继续把握好变革与稳健的平衡。

  做完内部的梳理后,安踏于2007年在香港上市,这可以看做公司从家族控制走向系统化运营的一个标志。与此同时,职业经理人们被丁世忠相继请到了安踏,管理团队正日益变得多元化。

  外人看来,想理清楚安踏错综复杂的股权结构,确实需要一定的理解力和耐心。毕竟,丁世忠的岳父也姓丁,这一大家子姓丁的,要安排好彼此的权益是破费心思的。好在,丁家的共识是把企业做大做强,个人的得失被放在次要的位置上。从另一方面来说,反正是肉烂在锅里。“只有把蛋糕做大了,才是我们不断发展的关键。”丁世忠在公开场合不断强调了这一观点。

  2002年4月,一家叫晋江世发的公司通过投资3000万元的生产设备和相关资产,成为安踏福建的股东,持有其60%的股份。晋江世发是丁世忠的家族100%控股的家族企业,丁世忠的父亲持有60%股份,丁世忠两兄弟及他们的妻子各自平均持有10%股份。

  2002年5月,丁思忍将安踏福建和安踏中国的实益权益无偿转让给丁世忠。而在同日,晋江世发全体股东也将晋江世发的实益权益无偿转让给丁世忠。这样,丁世忠就成了安踏福建以及安踏中国的唯一实益拥有人。

  2006年,丁世忠又注册成立了安踏长汀和安踏厦门,以建造和经营安踏的服装生产设施。并在这一年,安踏通过其全资附属公司厦门投资成立上海锋线,从事出售adidas、锐步和Kappa等品牌运动服饰的零售业务。而上海锋线进一步在2006年及2007年成立了北京锋线、广州锋线、哈尔滨锋线、苏州锋线和厦门锋线,以经营和管理安踏在中国不同城市的零售店面。

  理顺了结构,丁世忠越发有底气进行新的冒险。随即,他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成功竞标为2009-2012年中国奥委会(COC)的合作伙伴,二是花4亿港元收购意大利品牌FILA的中国商标所有权及港澳零售业务。对丁世忠而言,收购国际高端品牌多少让公司在与阿迪达斯的赛跑中更进一步。

  03:“会买的”安踏跑赢了“会卖的”李宁

  丁世忠可能是中国体育界最早意识到溢价来自品牌的企业家。而安踏在2009年获得FILA中国经营权,的确是抓住了一个难能可贵的的机会。

  用大众市场积累的资本,安踏2009年从百丽手中以6.5亿港元收购FILA在中国大陆以及港澳地区的业务。FILA当时还不怎么知名,在中国市场依然亏损。除了这个品牌的潜力,人们还质疑安踏能否运营好这个DNA极其不同的中高端品牌。但现在回看,这可能是安踏最成功的策略之一。

  目前,按照FILA中国区总裁姚伟雄在2017年中期报透露:当时FILA对安踏销售额占比约为30%。FILA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可能已超过50亿元人民币。

  事实上,安踏在2009年接手FILA之前都专攻中低端市场。与此同时更早起步的李宁打算升级自己的品牌,和耐克、阿迪达斯争夺中高端体育用品市场。但2011-2013年体育品牌在中国市场集体遭遇库存问题。当耐克和阿迪达斯打折的时候,首当其冲的是定位最接近二者的李宁。2012李宁亏损了20亿元人民币,主要是因为回购经销商库存。

  无论如何,在这场豪赌中,曾经在奥体半空中闪展腾挪的李大爷,无疑是落后了一大步。相比起了个大早的国内最早的体育品牌李宁而言,安踏在资本方面的长袖善舞,的确是超乎竞争对手的“大手笔。”

2页 [1] [2] 下一页 

安踏宣布完成讨论 促进正式收购始祖鸟

安踏第三季度业绩稳健 非核心品牌零售额涨幅超90%

国产第一的国际化征途 安踏371亿收购跃龙门

安踏4年合同签下海沃德,汤普森之后找到第二球星落点

安踏、李宁股价双双大幅下跌 加剧市场对体育股的担忧

搜索更多: 安踏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