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22日,易果与百联集团签订股份转让协议,至此,易果持有的联华超市股份仅余0.0018%。早在2016年6月,易果便转让了联华超市20%的股份。易果因何急速撤退,联华超市真就成了扶不起的阿斗了么?接盘的阿里又能否妙手回春,去其顽疾?
联华超市算是个老牌企业了,1991年建立于上海。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再加上竞争少的原因,联华超市迅速打开了市场,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继而借着中国加入WTO的东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谓是一时风头无俩。然而市场风云变幻的打击,再加上自身的隐疾,使得联华超市一再出错,已经不复当年的风光。
什么原因让联华超市跌落神坛?
联华超市风光了二十年,但从2012年起,业绩就开始呈下跌态势。有数据显示,2012年联华超市全年营业额为289.9亿元,同比增长约为5.33%,净利润约为3.399亿元,同比下降45.7%。2013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额303.83亿元,同比增长4.8%,而净利润却大跌至5295万元。2014年,联华超市的净利润更是下跌到了3103万,一年不如一年。
接着就是连续三年的亏损:联华超市2015年亏损约4.97亿元,2016年亏损约4.5亿元,2017年亏损约2.83亿元,三年间总共亏损了人民币12.3亿元。什么原因让联华超市跌落神坛?
其一为自身原因,联华超市善于整合资源,却不擅长应对多变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早期,联华超市通过统一化的采购和经营方式,以本地化的商品和人力培养,攻城略地。以合资、加盟、收购等方式扩张,输出自己的经营管理模式、物流优势、资源共享,得以少投入获得高收益,扩张成功。
然而,粗放型发展导致如今尾大不掉,模式多年不变,业态定位陈旧,同质化下竞争力不断降低,市场逐渐被侵蚀。除此以外,公司管理市场化不足,导致管理层问题频频,屡次更换管理层使其发展战略无法从一而终,因此,联华超市在变革方面总是慢人一步,要不就是半途而废,发展受到限制。
其二为市场的原因,社会主流消费群体逐渐集中于千禧一代,这类人群对商品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对购物方式、体验的要求也不同以往。网购的优惠价格也吸引着这部分消费者。相比之下,传统超市的营销方式、产品价格就越发失去了竞争力。不过这是市场之殇,非一家之祸,据统计,从2012年到2015年,全国有138家百货关闭,262家超市关闭,6209家体育品牌店市场关闭,实体零售迎来关店潮。
其三为竞争的原因,越来越多新兴业态的出现和分流,其中尤其以电商威胁最大,实体零售业不断衰退,电商却蒸蒸日上。如果说在这之前是实体零售的时代,那此后的十年间就是电商的时代。电子商务无论是产品的多样化、支付方式的便捷性,还是全时段营业等特点,都给了消费者一种全新的消费体验。再加上价格优势,线上零售抢夺了巨大的流量,实体零售日渐难过。从艾瑞网统计的数据来看,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已从2011年的6.4万亿增加到2018年的24.2万亿元。
非但电商在分流,更多的实体业态也在抢占资源。专业店和购物中心等业态的竞争越来越大,联华超市却固守着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三种业态。同为国有控股的王府井百货从2014年起就实施了“全渠道建设”的战略,现在已形成综合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生活超市、电商等多种业态结合的布局。去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了“2016年中国连锁百强”名单,王府井集团排在了第一。
联华超市遇到的挑战是普遍存在的,因为时代在进步,不跟上脚步将会被人踩在脚下。正如苏宁的张近东说的:“向互联网转型是找死,不向互联网转型是等死,苏宁宁愿在找死过程中寻找新生,而不是坐以待毙”。
已经错过了电商这列快车的联华超市,如今又面临一次零售业的转折点。它是选择“等死”还是“在找死过程中求生”呢?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求生之路,联华超市寻找联盟
2015年4月,永辉超市受让联华超市21.17%的股权,可以看做是联华超市对资源、管理模式和服务的引进。然而并没起到明显的效果,2014年尚且有盈利,合作后直接亏损了两年。显然与同是实体零售巨头的永辉合作并不能成为联华的转机。
2016年12月,永辉超市将全部股份转让给易果生鲜,易果与联华达成合作,这是一次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对于联华超市来讲,生鲜电商正是薄弱的一块,生鲜市场前景可观,正是线上渠道的突破口。而对于易果来讲,将联华超市作为自己的前置仓再合适不过了。两者的结合正是对时下兴起的新零售的实践,双方在渠道及供应链、仓储资源方面的共享应当能让彼此如虎添翼。然而未过多久,易果便让出了所持的联华超市股份,与其说是失败,更像是让贤。 共2页 [1] [2] 下一页 3年关店1500家 联华超市巨亏12亿后艰难扭亏 茅台集团品牌价值首次突破2300亿元!八度蝉联华樽杯榜首,李保芳获“全球酒业十大年度人物” 联华超市上半年盈利3937万 亏损三年后业绩扭转 联华超市上半年扭亏为盈 实现营收130.79亿 联华超市门店调整见成效 三年来首次盈利 搜索更多: 联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