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和星巴克的消费人群定位应该有很大重叠,盒马的外卖瞄准白领群体,咖啡也往往是上班族的常备饮品,将星巴克纳入盒马,能让盒马渗透星巴克的消费者。
更重要的是,阿里此次全量资源投入,有造样本秀肌肉之意。阿里可以用星巴克做KA品牌商家的新零售标杆案例,能起到市场拓展的示范作用。同时,星巴克也表示“中国模式成功后,根据后续各国情况决定是否出海合作”,阿里有机会通过星巴克这类国际品牌让新零售出海。
为何转投阿里“怀抱”?
早在2015年,星巴克就开始在美国推出外卖服务,在中国,星巴克迟迟不推出外卖服务。虎嗅就“为什么之前没有开通外卖”询问星巴克中国方面,但并未得到实质答复。
猜测一下,星巴克更希望用户到店,体验并习惯咖啡,让星巴克成为用户的“第三生活空间”。如果开通了外卖,也就代表星巴克在中国树立的形象“破功”。
星巴克怎么了?是什么原因让星巴克的态度发生了反转?
咖啡多元化业务失利
此前星巴克有两个茶饮品牌,但发展都不顺利, 2017 年 7 月星巴克关闭了超过300家销售不佳的Teavana门店,现在主要在星巴克门店中销售。 2017年 11 月,星巴克将旗下茶饮品牌TAZO以 3.84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联合利华。
2018年5月7日,星巴克宣布将全球范围内咖啡店以外销售星巴克零售和餐饮产品的永久性权利(包括营销、生产和分销)以71.5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雀巢。通过这笔交易,星巴克将雀巢从竞争对手变成了战略同盟。
但剥离这些业务,也意味着餐饮连锁成为星巴克绝对的主营业务,出现增速的下降,对投资人的信心影响更大。
互联网咖啡“乱拳”打老师傅
在星巴克与上岛、Costa等品牌咖啡之间的竞争依然激烈的前提下,互联网咖啡加剧了中国咖啡市场的竞争。
以连咖啡、瑞星咖啡为首的互联网咖啡,用互联网的打法抢占市场。已成为“独角兽”的瑞幸咖啡创立之初就开始就砸钱做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相比星巴克,瑞幸在产品定价上更有优势。自运营以来,瑞幸咖啡已完成门店布局809家,计划年底前将在全国建成门店2000家,在核心城市做高密度覆盖。瑞幸一直在“烧钱”,并已经做好了继续“烧钱”的准备。
8月1日瑞幸又宣布进军轻食市场,并且即日起至年底全国所有门店所有轻食一律五折优惠。这又是对星巴克的“穷追猛打”。
实际上,星巴克的定位与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是一致的,博社在今年5月撰文称“星巴克正在制定一项与肯德基竞争的计划,要成为中国增长最快的外资餐饮连锁公司”,麦当劳、肯德基在咖啡、速食两方面都会挤压星巴克的市场。
如果将星巴克的定位回归快餐本质,那么便利店、甜品店、外卖都是星巴克的替代品。不仅是外卖,办公室自助咖啡机也在分食国内的咖啡市场。
而星巴克中国在快消本质上树立的“高端”形象,反而成了最容易被对手盯上的标靶。
第三空间的社交粘性失灵
星巴克的“第三生活空间”被很多创业公司奉为圭臬,但从当下看,这种大门店策略开始带来副作用。
中国与美国的消费习惯是有区别的,在中国堂食的比例更高,相对来说星巴克中国的门店更大一些,要负担更高的物业成本。
而星巴克门店选址是明显的快餐风格,在人流密集的显眼位置密集开店,本来中国的平均收入就比美国低一些,星巴克为了覆盖成本,在中国的定价比美国还高。如果快餐不快,那门店就要开始拖累业绩。
如果星巴克继续一家独大,那它可以等待市场的成熟,但中国发达的外卖行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从人找商品变成商品找人,这也降低了星巴克空间的吸引力。
星巴克对外宣传的计划是到2022年,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达到6000家,可以肯定的是,为应对在美国和其他地区销售增长乏力的局面,星巴克越来越依赖中国业务的爆炸式增长。
此次合作,并没有提到星巴克线下门店的改造,也意味着星巴克没有放弃做“第三生活空间”的想法。但业绩的压力,在驱使星巴克投入阿里的“怀抱”,迎合中国市场。至于“婚后生活”幸不幸福,就要看用户用脚投票了。
(来源:虎嗅网 范向东) 共2页 上一页 [1] [2] 瑞幸挑衅、阿里救急 星巴克在中国赚钱没那么容易了 星巴克、瑞幸、连咖啡“三国杀”:阿里入局后大猜想 星巴克的“中年危机”:挽救市场信心 星巴克澄清:不接受加密货币买咖啡 要先转换为美元 马云拿下星巴克!又一全球品牌“嫁给”中国人 搜索更多: 星巴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