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还需破题
无人零售从出现即被看成是零售业的未来,一方面是它能够节省人力和租金成本,让消费者和运营者受益;另一方面,是它有智能技术做后盾,让更全面地采集线下数据成了可能,解决了线下零售很难获得用户数据的瓶颈。
以青岛北站的无人超市为例,同等规模的3个无人店面只需雇佣2个人维护,每日的人力成本可节约600元左右。此外,无人便利店店面较小,甚至可以是集装箱改造,租金和造价以及运营成本更低。市北区小港二路上友客便利店的王先生告诉记者,每天的营业额需要至少2000元才能盈亏平衡。而权威机构统计,一间60平方米左右的无人便利店每天营业额达到500元就能有利润创收。
柳华玮认为,所谓的无人便利店,其本质是解放前端人力至后端,从而加强后端对货品、机器的监测。终极目标是在后端的牵引下,实现对仓储、物流和配货等流程的实质性改善。
在这个过程中,数据的作用毋庸置疑。按照业内最初的设想,无人超市和货架依托数据可以构建起一个合理的补货模型,以此倒逼全流程的自动化。
e点便利的运营者介绍,为避免货架空置,补货尽量做到售卖一件、补齐一件,特殊情况下可允许次日补货,这就对数据的实时传输提出了极高要求。“无人货架的产品种类少,且面积小,补货相对容易。e点便利背靠阿里,可以依托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有先天优势。但不断加强数据分析、统筹调度以及物流配送能力是任何一家无人货柜的必修课。”
记者梳理青岛无人超市的后端数据发现,目前的数据采集集中于“何人几时几分购买了哪种货品”,与传统的711、友客等便利店相比,获取销售数据更及时、更准确,打破了传统便利店周期性、总结性数据的输出方式。
有专家指出,这些数据的侧重点还是在货物出销量上,据此可以完整分析出哪类产品更受何种人群欢迎,对精准配货和货品的有效陈列至关重要。但如果说对零售业态进行全面变革还为时尚早,因为这涉及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包括店面、物流、配补货等。
有媒体预测,电商平台的“千人千面”(不同用户的检索页面会根据搜索历史呈现差异)将成为零售业改造的终极目标。但有一点必须重视,尽管无人零售让线下商家开始无透明地了解消费者的购物信息,但目前国内很多无人便利店只做到了可以智能化监测用户的部分消费行为, 距不受限制地全面智能化处理与消费者有关的所有细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来源:青岛日报 记者:刘萍) 共2页 上一页 [1] [2] 总部试点3个月后 京东把X无人超市开到了三线城市 京东X无人超市首家社会化门店开业 预计3-5个月盈利 2018无人超市将在芜湖扩散 欧尚超市计划投放57店 沃尔玛再次直接过招亚马逊 也要做无人超市了 揭秘京东无人超市:三个布局场景和刘强东的零售梦 搜索更多: 无人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