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罐尝试
“现在太古饮料覆盖的专营区域包含了中国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比如华东跟华南这些区域的消费者更具消费力,他们更容易接受一些新的事物、新的口味、新的品类,如此一来也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尝试创新、扩充饮料品类。”苏薇说。
今年可口可乐新推出的摩登罐被认为是相当成功的一个举措。这一单品在市场的零售价相对于普通罐提升了20%,仅1至9月份就贡献了原有太古区域营业额增量的22%。
整合使得太古饮料的市场区域连接更完整,在推广新品的同时,供应链的整合效率也得到提升。
以太古饮料在整合完成后推出的迷你罐产品为例。迷你罐是太古饮料南京装瓶厂生产的,申美以前不属于太古饮料运营,因此上海市场没有该产品上市。但是整合之后就可以从大平台视角来做供应链整合,一个区域装瓶厂生产的产品,可以供应到各个不同区域市场,这些都是整合之后才可以实现的成果。
“未来我们一定会按照区域性的规划去做供应链管理。”苏薇说,“比如迷你罐,现在是在南京装瓶厂生产,因为这个产品上市得到良好的回应了,我们可能在南方多加一条生产线,或者是改造现在的生产线,让其他装瓶厂也可以生产。华南区域就不需要从华东区域调配产品进行销售。决定生产线是不是需要投资、改造,完全是根据这个产品的消费者接受程度。”
根据太古饮料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申美年累计对比去年销售收入增加9.4%,交易瓶次增加5.3%,销量增加4.8%。申美总经理郭木称,太古饮料在业绩方面希望增幅上销售收入大于交易瓶次大于销量,申美今年的数据是完全符合太古饮料的策略的。
太古饮料的策略不难理解,一个2L大瓶是一个交易瓶次,但如果把2L容量分成多罐装的包装,交易瓶次会达到多个,因独立包装产生的成本也在上升,交易瓶次增加的同时,销售收入也会随着提高,但也这要结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以及需求变化而发生。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于个人口味的喜爱和品质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太古饮料通过观察消费者的变化也在不断改变自己。“我们提供产品的一个方向是包装小型化,小包装的好处是,消费者一次性饮用之后,可以保证每次饮用品质是最好的。”苏薇说,在拆分容量的同时,包装也在升级,相应的零售价也会提升。“我们力求用包装形象设计满足消费者,提升我们的收入要求。”比如太古饮料还在夏季推出了更大容量的680ml个人饮用款,试图在不同场合提供给消费者适合的包装。
另外一个层面是从品类来看,小容量意味着可以有更多口味的选择,比如喝完可口可乐,还可以喝雪碧、芬达等等。非碳酸饮料的业务收入一样是苏薇考虑的重点,“我们主流的品类是汽水、果汁、包装水,现在延展到咖啡、植物蛋白饮料、能量饮料。这些品类的饮料,它的单标箱的收入会比我们现有主流品类更高,这也是提升收入的一个方法。”
除了消费升级,零售升级也在同步进行。太古饮料在盒马鲜生卖场推出了一款智能现调机,消费者不仅可以选择常规的可乐、雪碧、芬达,也可以在这几个单品基础上自己自由组合超过20种口味。包括外卖平台也是太古饮料关注的新零售渠道,前线销售人员点对点地与销量高的商户合作拓展业务。
“现在我们有200多个SKU(Stock Keeping Unit,单品,如330ml摩登罐和200ml迷你罐各算一个SKU),国外有的区域可以做到800多个。中国的人均饮用量太古专营区域内是47.2,而墨西哥市场可以达到700。我们还可以用更加先进的系统、经营更加复杂的市场,我们的市场空间还是非常大的。”苏薇说。(来源:经济观察网 记者 盖虹达) 共2页 上一页 [1] [2] 高端水入红海:可口可乐入局高端水 本土水企退守 可口可乐“变身术”:正在剥离出售各地装瓶厂资产 预调酒究竟会不会成为可口可乐的一项成熟业务? 华北地区最大可口可乐装瓶厂正式投产 可口可乐都在做减法 中国企业为啥什么都想干 搜索更多: 可口可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