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晚间,达芙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芙妮”)发布了前三季度的运营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止9个月,达芙妮核心品牌业务同店销售以及门店数量均大幅下滑。
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止的9个月,达芙妮核心品牌业务同店销售按年录得约15%的跌幅。同时,第三季度达芙妮净关闭375个销售点。其中包括367家直营店和8家加盟店。截止2017年9月30日,达芙妮核心品牌共有3917个销售点。业内认为,同店销售是反映企业成熟店铺的销售增长情况,而这一指标的下滑未来会影响到企业零售店的整体盈利能力。
对于三季度的表现,达芙妮表示主要系为配合品牌革新,今年第三季度内品牌并未跟随同行业进行大幅打折。同时,为配合新的品牌形象,达芙妮对销售渠道组合进行了调整。此外,达芙妮表示由于今年及去年的中秋节时间有别,也对2017年九月的同店销售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在达芙妮看来,推行品牌革新及产品升级措施的过程中,将无可避免地经历一些短期阵痛。达芙妮表示,一旦品牌革新及产品升级措施得到充分执行后,将提升销售及财务表现。
在消费升级、品牌老化等因素影响下,达芙妮销售遭遇滑坡。2012-2016年达芙妮实现营业额分别为105.29亿港元、104.47亿港元、103.56亿港元、83.79亿港元和65.02亿港元。自2013年起,达芙妮营业额呈现逐年下降态势。2015年达芙妮拥有人应占盈利同比暴跌315.2%,亏损3.79亿港元,这也是达芙妮近十年来首次业绩亏损。
以直营店为主的销售点模式给达芙妮带来了沉重的成本压力。2014年时,达芙妮的雇员福利支出达到了15亿港元,占当年总营业额的14%。2015年开始,达芙妮的销售点开始了大规模的裁撤。在2015和2016年间,达芙妮各关闭了827和1030家销售点。大举关闭销售点后,达芙妮2016年的雇员福利开支被成功压缩至8.9亿港元。但达芙妮闭店同样也付出了代价,仅2015年,达芙妮用于员工遣散的费用便高达1.17亿港元。
今年上半年,达芙妮门店数净减少306家,关闭了47家加盟店和259家直营店。截至2017年6月30日,达芙妮全国门店数下降至4292家。由于核心品牌销售点减少以及同店销售负增长,达芙妮的核心品牌业务营业额从去年同期的31.1亿港元减少至24.65亿港元,同比减少20.8%。因为产品的平均售价与去年同期大致相同,所以核心品牌的销售数量减少是营业额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较于核心品牌不断收缩,今年上半年,非核心品牌的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比重从去年的11%上升至14%。达芙妮的非核心品牌包括电商业务及中高档品牌的业务,涉及自有品牌及拥有独家经销权的品牌,如爱意、STEP HIGHER、爱柔仕及ALDO等。
达芙妮不断收缩线下门店时将持续发力电商业务。达芙妮称,今年上半年电商业务继续保持销售增长,并维持盈利。除此之外,达芙妮还将推出门店自提服务,消费者在网上下单后可在达芙妮指定门店自助提货。北京商报讯(记者 钱瑜 林杉)
达芙妮三季度同店销售跌近15% 第三季净关店375家 达芙妮上半年亏损加剧至2亿港元 净关店330家 “大众鞋王”达芙妮上半年亏损两亿港元 国产女鞋行业遇寒冬 国产女鞋行业遇寒冬 达芙妮上半年亏损两亿港元 达芙妮上半年亏损加剧至2亿 平均每月关店55家 搜索更多: 达芙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