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来源:观点指数、企业年报、公开报道
经营方式上,发轫于香港的中海在商业地产的运作上,极具港式风格。“中海认为长期持有、业权统一、自主经营是商业地产的基本要素,中海并不将分割销售为主的项目算作商业地产”,2013年,时任中海外商业地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杨林曾如是表示。
这种“长期持有”的运营模式,恰恰是香港地产商所推崇的。一位资深商业人士向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香港地产商大部分商业项目都是如此,主要通过租金收入回流现金,注重长线回报,鲜少拿来销售。”
例子比比皆是,太古地产进军内地的第一个项目广州太古汇,历经10年建成,只租不售,长期持有,目前已成为广州著名商业地标;新世界地产投资建设的广州珠江新城东塔同样采取只租不售的运营方式;恒隆地产布局的恒隆广场开发建设、运营皆由自己的团队负责。
不过,上述商业人士也指出,自持模式极其考验企业资金水平和运营能力,目前中海在项目运营上仍有所不足。
年初的业绩会上,时任中海地产董事会主席肖肖也坦诚,过去中海商业物业的毛利率表现并不佳,但正是因为不够好,才有了提升的空间。并称,2017年中海将全面提升商业物业的运营效率。
颜建国的1/10
中海的商业地产发展一直较为缓慢,截至2011年,其在港澳及内地拥有投资型物业41万平方米,租金收入为3.6亿港元,仅是当年485.8亿港元营业额中的杯水车薪。
尽管如此,但中海仍一直强调将“构建以住宅发展为主、商业地产发展为辅的业务结构,提高投资型物业比重”,其管理层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中海将加速商业地产的拓展。”
组建商业公司之后,中海在商业地产上开始慢慢提速,2012年至2016年,包括写字楼、购物中心、酒店在内的持有物业实现年租收入分别为5.8亿、9.4亿、17.2亿、20.1亿、2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8%。

数据来源:观点指数、企业年报
2016年末,颜建国正式回归担任行政总裁几天后,中海举行一场盛大的品牌发布会,推出COOC中海商务,对其商业品牌和商业资源进行一次大整合。这被外界解读为颜建国掌舵后要大力发展商业地产的举动。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中海以前对商业地产其实并没有明确的想法,他提及,中海的整体战略就是“利润大的就做,没什么利润的就不做。”这也正切合中期业绩会上颜建国那句,“没有效益的生意我们不会去做”。
而实际上,这项毛利表现向来不佳的业务,中海却一直在做。颜建国屡新后的首份年报中,不再提及多年来一直强调的“力争投资物业盈利比重达到集团盈利的20%”的说法,取而代之的是,“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毛利持续下降,过度扩张房地产开发规模可能逐渐带来不对比风险的情况下,把投资物业盈利比重持续提升仍然是集团的长久目标。”
中期业绩会上,颜建国在指出住宅方面的空间依然较大,中海仍将投入90%的资源在住宅开发上的同时,他也强调,“到了真正的下半场,包括美国房地产市场,持有型的业务会越来越多,我们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表示,现在美国最大市值的房地产公司,都是来自于持有业态的公司。未来中海仍计划将10%的资源投入到持有型物业中,为“明天稳定增长做准备”,其中6-8%投入到商业地产,另外的1-2%则会投入到例如养老地产、教育产业、长租公寓等新业态中去。
他还提出一个目标,在2020年租金收入达到50亿港元,中长期的目标则是100亿港元。
(来源:观点地产网) 共2页 上一页 [1] [2] 开发商准备过冬棉衣:万科中海净负债降至历史低位 房企拼利润时代到来:恒大中海上半年净利达200亿级别 中海地产七月销售放缓 华南区域占比持续下跌 广州18家游泳场所水质不合格 中海物业上榜 宏聚地中海开发商涉嫌欺诈被查 买学位房却无法入学 搜索更多: 中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