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在屈臣氏上线自营网上商城之前,便早已入驻了天猫旗舰店等第三方平台。北京商报记者从苹果手机App Store中了解到,“屈臣氏中国”App最早的版本是2011年7月,随后至2013年12月16日期间,在将近两年半的时间内进行了7次版本更新升级,同时“屈臣氏中国”的更新记录多为“修复软件缺陷”。直到2016年1月开始,一年多的时间里,“屈臣氏中国”版本先后更新17次,与此同时,“屈臣氏中国”中国也在不断新增功能。
除此之外,屈臣氏在业绩方面也承接越来越多的压力。屈臣氏2016年业绩报告显示,屈臣氏同比店铺的平均单店产出约729万元,较2015年下滑约10.1%。料显示,2015年,屈臣氏同店平均单店产出约632万元,较2014年下滑约5.1%。2016年,屈臣氏同店可比下滑比例几乎是2015年的2倍。
对此,屈臣氏在2016年财报中表示,2017年,屈臣氏总体战略上将会继续专注推广自有品牌产品,加强客户管理以及开发大数据和电子商务。
另辟蹊径
对于屈臣氏发展医药电商,日化行业专家、塞恩资本合伙人夏天分析认为,依据食药监管部门要求,药店内销售日用品属于违规行为。屈臣氏原本经营部分保健产品,“反向思维”——日化用品销售商增加药品销售,“算得上是另辟蹊径,增加医药电商平台或许是屈臣氏在电商渠道的一次尝试”。
对此,夏天进一步解释,尽管屈臣氏搭建医药电商平台的成效还有待考量,但这种尝试对同行来说具有借鉴意义。相关数据显示,医药电商已经保持六年的增长,仅网上药店(B2C)规模即已突破百亿。其中,2015年网上药店总体规模达到110亿,较2014年增长52.8%。预计在2017年后,医药电商总体规模将超过千亿。这千亿市场规模也将成为屈臣氏的掘金高地。
今年7月,北京商报记者向唯品会证实,该公司收购一家连锁药店或将布局医药电商行业,或者或者是便于增加线上所售保健品的品类和品牌。
另外,对于屈臣氏的跨界发展,夏天表示,尽管医药电商行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但医药领域从业门槛高,这对屈臣氏提出较高的从业要求。屈臣氏在屈臣氏涉足医药电商的效果,还有待观望。
除此之外,夏天认为,前几年,日化产品销售增幅快,但多数由电商占据。从整体来看,当电商发展趋于稳定,日化用品实体店明显回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回流到“体验好”的门店消费,享受实体服务。在日化销售领域,未来也将是线上线下结合,实体店必须要保证优质的体验和服务,大趋势下,屈臣氏也不能例外。
北京商报记者 吴文治 王维祎 共2页 上一页 [1] [2] 屈臣氏从里到外大“换装” 开启全新零售布局 屈臣氏全渠道“闯关” 将普及线上线下交互服务 屈臣氏升级转型 意在布局新零售 屈臣氏旗下英国集团Superdrug销售激增 李嘉诚发力实体零售 屈臣氏计划日均新开四家店 搜索更多: 屈臣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