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银联重新定义自己
尽管这项创新对银行的实质影响并非负面,甚至积极意义大于对部分利益的冲击。但是银联与银行之间的微妙关系,又使得这项创新变得颇为敏感。
但是,对银联来说,当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横扫支付市场,占据移动支付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之时,再不大步向前,乃至重新定义自己,恐怕翻盘的机会将越来越渺小。
留给银联的时间,其实也不多了。
丘健认为,“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任何业务都有增速拐点。不断探索自身业务的内涵与外延,是所有机构必须始终不懈的战略任务。”正是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才有了这次创新。
所谓银联,顾名思义,银行/银行卡的联合组织。当银行业经营环境发生巨变,当银行卡越来越沦为支付通道的时候,银联僵化地墨守成规,不仅于自身不利,也无法为推动银行及银行卡行业的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一位银联高层曾指出,“我们已经很久看不见存折了,我们也很快将看不到实体的卡片。从有卡到无卡,反映的是从以卡片为基础深化到以账户为基础的支付内涵的变化。”
现实是,支付行业正在从银行卡时代走向支付工具泛化的时代,也就是从有卡走向无卡。在此背景下,银联提出了二次创业,将自身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式平台型综合支付服务商”。
需要指出的是,电子账户云闪付模式,并不是中国独创。
据银联有关人士介绍,在国外,卡组织与支付机构在支付账户合作方面已有一定的探索。如:PayPal曾与相关卡组织在支付账户受理方面进行尝试,合作发行了关联PayPal账户的联名卡,该卡可以在相关卡组织网络实现受理。
4、还有机会吗?
中国的支付市场,正处在一个高度复杂而激烈的混战之中。今年早些时候,建设银行与阿里巴巴及蚂蚁金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未来双方将实现二维码支付互认互扫、支付宝将支持建行手机银行App支付;工商银行则推出聚合支付,并引入了微信支付。
再加上网联的诞生,以及清算牌照的放开,一个前所未有之大变局。
作为国企的银联,不得不从被动防御走向了主动进攻。只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早已坐大,银联的二次创业,还有机会吗?
过去很长时间里,在移动支付战场上,银联力推的NFC模式汇聚了银行、手机厂商、通信运营商等众多机构,产业链条较长,利益格局复杂,导致产品创新难以落地,一拖再拖之下,被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以二维码迅速横扫市场。
单就使用过程而言,银联独有的NFC(智能手机Pay)是具备技术优势的,无论是手机App内部的线上支付,还是线下终端支付,云闪付比起微信和支付宝更简单、快捷。
遗憾的是,在腾讯和阿里在中国互联网领域占据垄断地位的情况下,银联在线上使用场景上并不占优,而NFC线下落地远不如二维码支付那么简单粗暴,再加上互联网运营能力的欠缺,使得银联一直难以地把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体验优势。
如今,银联选择了一条自我革命之路,全面拥抱无卡时代,与阿里、腾讯之外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及其他非银行机构结盟,通过引入更为市场化、互联网化的力量重整河山。
中国移动支付格局会因此改写吗?时间会给出答案。
本文最后,引用一位银联人士近日的一条朋友圈(略有删减):
1、前辈们15年创立了银联,我们15年后努力重新定义银联卡。
2、卡片在弱化,账户在加强。我们面对的将是“账户+”的新时代。
3、本质上,我们所做的是对支付账户地位的追认,也是对银行能力的补强。未来,我们试图提供“三方模式”和“四方模式”融合的一种可行路径。欢迎来谈。
4、我们手上没有那么多牌,有的就是眼前的这张网络。张开双臂,拥抱珍惜她并能努力挖掘她潜能的伙伴。
5、卡组织六十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很努力
(来源:新金融琅琊榜 董云峰) 共2页 上一页 [1] [2] 迟到的银联:市场化转型能否真正撼动移动支付格局 中国银联主动求变:特许经营权殆尽 两座大山压顶 Apple Pay在华开打补贴战 合作方银联坦言好时机已去 支付宝财付通角力移动支付市场 银联欲重返市场顶端 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各大机构争食移动支付市场 搜索更多: 银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