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丽私有化退市
“一代鞋王”百丽,终于还是在港交所画上了句号。
7月27日,百丽正式从港交所退市,估值531.35亿港元。尽管此前百丽国际首席执行官盛百椒表示过“对于私有化价格高低,不同人的看法不同很正常”,但百丽“贱价卖盘”的声音还是不绝于耳。
客观来说,531.35亿港元这个数字本身其实并不算很“贱”。毕竟,这已经是港交所史上最大规模的私有化。
所以,所谓的“贱卖”其实更多是一种相对的“贱”,是和百丽过往业绩对比之下得出的结论。要知道,2007年上市时,百丽的市值就高达670亿港元,后来又一度拉升至1500亿港元,几乎是现在的3倍。
估值大幅缩水的背后,是业绩的持续疲软。
2015财年之前,百丽集团还是被人称道的“一代鞋王”,营收、净利润节节攀升,门店扩张势如破竹。在开店最为疯狂的2011年,平均不到2天便会开设1家新店。
而从截至2016年2月底的2015财年开始,形势突变。百丽先后迎来了自己上市以来的首次净利润下滑、连续两年净利润下滑,而且是接近断崖式的下滑——2015财年,净利润跌至29.34亿元,跌幅达38.4%;2016财年,净利润则再度下挫18.1%,至24.03亿元。
门店收缩自然也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情。2016财年,百丽净减少700家门店,差不多平均1天就要关2家,这和此前平均不到2天开1家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或许正是这些,让许多事情都显得顺理成章了许多,比如所谓的“卖”和“贱卖”。不少业内人士相信,百丽私有化退市多多少少有着业绩持续承压下的无奈。
达芙妮业绩下挫
而放眼整个行业,更无奈的则是不如意的绝非一家。专注中高端的玩家代表百丽如此,主攻大众消费的代表达芙妮同样如此。
百丽退市的前一天,达芙妮刚刚公布了其2017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营运资料。截至2017年6月30日,达芙妮同名品牌“达芙妮”和“鞋柜”品牌于中国内地的业务同店销售增长率同比下滑10.7%。其中,2017年第二季度同店销售增长率下滑10.2%。
门店方面,达芙妮在第二季度内关闭了182家门店,整个上半年净减少门店306家,同样差不多达到了平均1天关2店的水平。
其实,达芙妮的低迷也已经持续了多年。 共2页 [1] [2] 下一页 百丽创始人被“马云逼上绝境”:卖了企业 套现百亿 女鞋颓势何时止?百丽私有化退市 达芙妮业绩下挫 百丽退市了 一代鞋王两万家店以后怎么走? 百丽今日港交所退市 创始人裸退背后折射什么 百丽退市,为什么百货一楼的老牌女鞋不行了? 搜索更多: 百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