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厂就能自救?
那么,现状之下,燕京啤酒选择关厂的策略是否能达到真正自救的效果?
事实上,近几年来,身处在中国市场的啤酒企业选择关厂的并非只是燕京啤酒一家。
公开资料显示,嘉士伯过去一年中关闭和处理了中国市场的17家工厂;而百威英博去年也关闭了舟山工厂和河南新乡亚洲啤酒厂。此外,华润啤酒、重庆啤酒、珠江啤酒等也都曾关闭过亏损的工厂。
那么,这些有过关厂经历的企业,业绩现在如何?
以重庆啤酒为例,自2015年以来重庆啤酒就在陆续选择关厂。财务数据显示,关厂对重庆啤酒的销量造成了一些影响,即2016年度,公司实现啤酒销量94.62万千升,与2015年度实现啤酒销量102.7万千升相比下降了7.87%(不考虑关厂影响,本期下降约2%)。
与此同时,2016年度重庆啤酒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1亿元,与2015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0.66亿元相比增长了375.57%,扭亏为盈。
在徐雄俊看来,近几年来啤酒行业的巨头都在进行关厂提高效益,这也是在向轻资产模式进行转化。“燕京啤酒选择关厂动作,其实也与新领导班子组建后,‘新官上任三把火’有关。国企对财务报表的‘好看’要求更高,关厂也有进一步维持利润的因素。”
不过,有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燕京啤酒光靠关厂其实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燕京与行业整体主要盈利指标相比,其各项指标均处在较为落后的水平,面对行业的转型、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作为一个1980年成立的老牌企业,其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首先管理体制固化,燕京发展至今员工超过37000人,人力成本的逐年攀升,给燕京啤酒的经营带来巨大的经营负担,因此对燕京而言光靠关停工厂只能淘汰落后产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状况。”孙玉娇说。
孙玉娇提供给法治周末记者的数据资料显示,从净资产收益率、净利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三方面对比来看,近三年来行业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1.45%、13.07%、7.82%,但燕京啤酒则为4.41%、4.54%、-7.7%。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啤酒销售旺季来了 燕京啤酒却打算关厂减员 燕京啤酒业绩承压关厂求变 尚面临产品升级难题 第26届北京国际燕京啤酒文化节圆满结束 燕京啤酒文化节最后倒计时,引爆夏日激情狂欢 醉美盛宴已绽放 第26届北京国际燕京啤酒文化节开幕 搜索更多: 燕京啤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