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日报》记者在北京商场的调查得知,相比以前动辄超千元以上的鞋价,百丽今年夏款鞋价格普遍在800元上下,而在目前的打折阶段,百丽鞋打折后的价格一般在300元至500元之间。
“今年百丽的折扣力度较大,除了3折至6折的折扣外,买两双鞋还可以再减100元。”一位百丽销售员向记者表示,以前没有这么大的折扣。
记者注意到,百丽虽然打折力度较大,但在商场中动辄3折,少则5折的同类鞋店中,公司的打折力度并不起眼,尤其是在国外知名品牌同样打折的情况下,百丽鞋店里的顾客并不多。
事实上,在年轻消费者更加个性化的消费观念里,百丽的品牌并不占优势,而高昂的价格更是将众多消费者拒之门外。《证券日报》记者在商场的一线调查中发现,来到百丽买鞋的消费者多是年纪较大的老客户。
据悉,百利同店销售额连续13个季度负增长。此外,百丽的门店数量也大幅缩减,截至2016年2月29日,百丽零售网点减至13762家门店;截至2017年2月28日,百丽集团的鞋类业务门店数量再度减少到13062家,平均一天关闭两家门店。这与百丽高峰时期几乎平均两天就有一家新的门店开业形成了鲜明对比。
转型互联网“失败”?
对于百丽的业绩下滑和关店潮,盛百椒曾对媒体坦承,百丽沦落至这一局面,主要责任在他。在市场出现巨大变化情况下,没有及时预判和找到正确的转型路径。
实际上,在电商崛起的同时,时尚鞋服零售商目前面临的经营困境是行业的共性问题。百丽的零售业务特别是鞋类业务、主要通过百货渠道运营,目前普遍面临客流不足、消费意愿偏低的压力,短期内难以见到有效改善。
而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百丽早在2009年就创建了自己的电商平台“淘秀网”。2011年,又成立了鞋类B2C平台“优购网”,并将“淘秀网”的资源全面移植至“优购网”中。然而其电商品牌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有百丽的销售员告诉记者,在网上很难买到中意的百丽鞋子,“优购网是百丽自己建立的,只卖以前年度的库存产品,不卖新产品。”
在业内人士看来,线上的运营思路和结构框架与线下完全不一样,很多传统企业跨界做电商,只是单纯把其当作清库存的渠道,消费者自然不买账。此外,款式设计落后、更新换代过慢导致存货周转变长,也是百丽业绩增长乏力的重要因素。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今快时尚品牌、超快时尚品牌不断涌现,为了迎合消费者求变、求快、求新的市场需求,从设计到上市的周期越来越短,百丽与之相比,差距已是越来越大。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矫月) 共2页 上一页 [1] [2] “鞋王”百丽私有化之路待考 转型前景仍未可知 私有化投票在即 百丽突增300新小股东 被疑种票 鞋王百丽的最后一步:一门心思做大的江山成为负累 利丰后鞋王百丽将被剔除 恒指成份股服饰零售公司清零 百丽净利润减少6.5亿,若转型失败将失立命之本 搜索更多: 百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