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稳坐国内第一运动品牌的宝座如今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港股上市的它7月3日又悄然间完成了一个突破——市值超700亿港元,达到703.05亿港币。按照目前的汇率,约合人民币611亿。这一数字是李宁(128.01亿港元)的5.4倍,是李宁、特步、361度三个品牌之和(255.05亿港元)的2.7倍。
安踏是2007年在香港上市的,进入资本市场之后,几乎年年都有大动作。比如收购国际知名时尚运动品牌—FILA在中华区的商标权和运营业务、与中国奥委会合作打造代表中国体育的品牌形象等等。但走得最成功的一条路,无疑是打进NBA市场,并成功签下了现在在勇士如鱼得水的克莱·汤普森。
试水
其实,最先走上这条路的并不是安踏,而是李宁。早在2006年1月,李宁就与骑士队射手达蒙·琼斯签约,这标志着国产品牌进驻NBA市场的开始。之后,匹克也踏足这一领域,并创造了“匹克,NBA官方市场合作伙伴”这句火遍全国的广告词。安踏算是一位后来者,在看到两位前辈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后,才开始试水。
2007年安踏签下了火箭队的斯科拉,2010从阿迪抢来了加内特,2013年又迎来隆多,2014年拿下“高富帅”帕森斯的同时取代匹克成为NBA中国市场合作伙伴,2015年汤普森成功加入。自此,安踏集齐了五位球星,并推出了“实力无价”系列篮球鞋,主推中低端篮球鞋市场。然而,定价在399元档的这一系列球鞋并没有达到预期,单款销量很难突破10万双。
与此同时,球员对球鞋的满意程度也不够。汤普森曾因鞋子不合脚的问题,一度在比赛时穿回了耐克(Nike)的产品。当然,这并非是安踏才出现的问题。国产品牌在打入NBA市场的过程中,其实都受到了这一问题的困扰。比如奥尼尔在与李宁合作结束后重新穿回了生涯早期的锐步,基德生涯最后一年就重回耐克。
这些大牌球星之所以合作一结束就立刻撒手而去,主要就是对中国品牌的不认同,无论是球鞋的质量还是场外包装,都没有达到他们想要的要求。对于球员来说,一双合适的球鞋有多重要,相信不用多说,打过球的都知道。
学艺
如何把彼此的合作提升到一个真正的高度,让球员们发自内心的喜欢、认同,是中国企业应该要做的。在这方面,其实又是李宁率先做出了改变。2010年,他们在公司效益并不算好的情况下签下了韦德。此时的李宁,把所有的宝都压到了上面。他们开创了独立品牌韦德之道,并请来了重量级的的设计团队。事实证明,这一决策完全正确。韦德之道成为了国产篮球鞋的口碑之作,并成功杀入北美市场,得到了国外的认可。也正是看到了李宁的用心,韦德本人对这款鞋的关注度也非常之高。李宁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想用球星做招牌、圈圈国内粉丝的钱,这条道路走不通。 共2页 [1] [2] 下一页 被安踏收购了的Sprandi斯潘迪 再添一店 2016年营收增20% 安踏进入4.0战略阶段 安踏已甩开李宁等对手 高端市场会是助推器吗? 永不止步 安踏再次蝉联运动鞋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 李宁业绩增长但要追赶的路还长:与安踏比距离不小 搜索更多: 安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