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业界看来,乐高等业者要在扎堆发展的主题乐园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还需有策略。
“首先是品牌和定位,需要差异化,比如迪士尼、环球影城和乐高等都属于国际知名品牌,有先天优势。他们的定位也很明确,迪士尼和HELLO KITTY以动画、电影IP人物为主,而乐高则有自己的玩具搭建特色。相对而言,本土主题公园的品牌打造还有所缺乏,有些主题公园除了过山车,并没有IP内容。此外就是定位必须要保持自己的特色,这一点长隆海洋世界和海昌极地海洋世界做得比较好,因为动物主题是特色,不会和迪士尼重复。” 华美首席知识专家赵焕焱认为。
其次,业界认为,从模式而言,主题公园的竞争已不能简单停留在门票,而是要开发衍生经济。
第一财经记者从迪士尼和环球影城方面了解到,前者自持IP,后者则是获得合作伙伴IP授权,然后开发主题乐园,但门票都不是最大占比的收益,衍生商品才是制胜关键。这一点在乐高也有体现,除玩具销售和教育机构,乐高还有大电影,乐高与世界知名的电影人物IP合作,如变形金刚、蝙蝠侠、绿巨人,乐高甚至和《霍比特人》电影同步出品过乐高积木人版《霍比特人》作品。公开资料显示,靠粉丝经济和各类营销、衍生商品等,过去10年内,使乐高净利润增长32倍。就衍生经济而言,中外业者差距很大,本土主题乐园还是停留在过山车层面,衍生品收益大多低于10%。

此外则是营销渠道和客源的争夺。
“虽然万达、欢乐谷等本土业者在衍生经济和品牌方面与迪士尼有差距,但他们可以叫板迪士尼、环球影城的就是连锁规模,迪士尼这类品牌不可能大规模铺开,他们对选址、市场等要求很高,而万达、方特、欢乐谷则可以在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大量扩张,并且获得本土旅行社、OTA等渠道的大量分销支持。这种暗战已越来越激烈。”赵焕焱坦言。
默林已意识到渠道暗战,因此其与景域战略合作,通过整合营销、大数据等为默林带来综合价值,尤其在亲子产品创新、联合营销等方面加深合作。
如今,迪士尼、欢乐谷、方特、万达乐园、恐龙园、海昌、HELLO KITTY主题乐园等都已加入了中国主题公园商战,在业界看来,如果他们之间竞合,通过分销渠道或可发挥联动效应,客源互送,如果单纯竞争则未来几年的客源争夺会更激烈。
对此,迪士尼颇具信心,华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谈及上海迪士尼乐园时表示:“上海迪士尼乐园迄今已接待超700万名游客。该乐园有可能在开幕一周年之际接待游客超1000万。这进一步增添了我们对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在本财年实现当年收支平衡的信心。”(第一财经 乐琰) 共2页 上一页 [1] [2] 乐高插足中国主题乐园激战:上海乐高乐园选址淀山湖畔 乐高集团CEO是怎么让这个品牌成功转型的? 万家乐高管离职双主业前景待考 金融能否成盈利点待观察 迪士尼乐高等登质量黑榜 相关产品已依法做退货销毁处理 乐高全球最大旗舰店在伦敦开业 占地约910平米 搜索更多: 乐高 |